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会员辞典

城市文学从人开始——谈孙颙小说《漂移者》(李伟长)

2014年07月21日23:39 来源:上海作家网 关联作家:孙颙 点击:


文/李伟长,刊于《文艺报》


孙颙的小说《漂移者》包含两层寓意:一是地理学上的板块移动,二是赛车急速转弯的技巧。小说主角马克从美国来到当代上海滩,需要完成一套组合动作:空间移动,快速转向,融入上海。

  

《漂移者》的作者找到了城市文学的一种建构方式:通过写城市中的人来写城市。这算不上新发明,却是最常用、最成功的办法。在西方城市文学传统里,通过写人物——贵族、暴发户或者梦想爬入上流社会的底层青年等——来完成对城市的文学建构,早已经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巴尔扎克之高老头、司汤达之于连、狄更斯之奥立弗、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伊凡等都是令后世难以忘怀的典型人物。《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红与黑》中的于连等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到大城市,渴望出人头地,却逐渐被残酷的现实挤压,逐渐失去原有的纯真,变成一个道德沦丧的投机者。在西方文学作品中,这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主题。

  

孙颙的小说继承了这个传统——实际上,他之前的中篇小说《拍卖师阿独》就已经这么做了。在《漂移者》中,写作对象发生了变化,从本土人士变成了国外来华的外国人。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都市中,外国人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人群的一部分,也成为城市性格的一部分,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在适应着、也在改变着这个城市原有的结构和生态。国内作品很少关注这种改变,外国人作为第一叙述主角的更是少之又少。作者敏锐地找到了一个角度、一个未被关注过的观景台,由此一览城市各等人物,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意义。

  

孙颙就此延续上了城市文学写作的一种可能——写城市人。庞大复杂的都市由一种种职业、一个个阶层、一群群人组成,关注他们,就是关注城市,书写他们,就是书写城市。在孙颙的小说中,城市人始终是重点观察的对象,《雪庐》《烟尘》《门槛》关注知识分子家族史、当代知识分子的境况,《门卫之死》《拍卖师阿独》关注城市中几类处境不同的职业和人性的变化。

  

《漂移者》则关注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小说一开始侧重描写马克的情欲游戏,写他与东方女性间的暧昧。作者着重凸显他的“快乐”,意在用这部分内容过渡、铺垫,表现一个不同于中国青年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人物形象。接下来的内容聚焦商战,从中可看出许多作者对社会、经济的综合思考。孙颙展现出的对经济宏观的理解和微观的体察,不是一般作者能够写得出的,看得出作者丰富的日常积累。国企、跨国企业斗争、全球化思潮、商圈潜规则等热门话题在小说中都有涉及,增加了小说的厚度和专业性。

  

作者将马克塑造成了一个精通中国潜规则、并且能将其合理化的复杂人物,通过他的嘴巴,表现了他对中国企业官商结合的看法和熟练运用。通过精彩的商业博弈和权力更迭,马克的人物性格得到了细致展现:聪明、敏捷、决断力强,对规则烂熟于心,运作起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毫无障碍。

  

在商业领域,马克的价值观与手段与中国商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在生活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美国青年的思维与中国姑娘所思所想则大相径庭。在对房产和两性相处的态度上,中国姑娘苏月想买房,马克想租房,苏月认为马克对她缺乏尊重,但马克却不这样认为。文化差异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但也恰是这种差异,最终让马克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也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

  

此外,作者还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半个世纪前闯荡上海滩的外国商人,明显有横跨上海半个世纪前后的野心,但在文本中表现当下较多,和老上海文化少有链接,这削弱了小说的厚重和恢弘气势。如果可以在表现城市历史文化的纵深性方面继续开掘,效果一定会更好。比如上海在1949年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环境、人性和商业规则等的变化。观察一个城市的前世今生,需要关注类似的社会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

  

马克是小说的主人公,这个美国青年熟知中国式的商场文化与生意伎俩,有为人处世的“中国式”哲学,也自以为了解中国姑娘的风情,但他依旧是一个自省的失败者,事业上被人击垮,感情上也谈不上成功。与其说小说写了一个美国人不同于中国人的价值观,不如说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写出了马克的失败,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过度自信以至于自负。正是他的失败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使小说更具有感染力。作者要将马克重重地丢进中国职场,去闯、去碰、去流血、去失败,去获得新体验,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给出一个精明强干的马克。

  

至于老马克,半个世纪前曾在上海滩淘金,认为上海可以成就马克的事业。正是在他的鼓励下,马克才来到了上海。小说虽对这个人物着以一定的笔墨,可惜没有成为亮点,也没有独特化。读者更愿意看到一个对中国有独特而深刻理解的外国老商人,看到他洞悉中国人的人性、中国的商业规则和上海的城市秘密。考虑到两代外国人相差半个多世纪,读者难免要暗问:老马克的经验还能适应当下的中国吗?老马克到底参透了中国的什么秘密?

  

从可读性来说,老马克这个人物的传奇性可以激起读者对半个多世纪前外国商人的想象。他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因缘巧合传授功夫给一个年轻人——那么,老马克说出来的话,该具有怎样的智慧?或者具有怎样的分量?这需要作者提供一个系统的认知。同时,老马克经历的商业世界与马克所经历的现在同样复杂,甚至更加杂乱。这一点如果能在小说中稍加笔墨,带出老马克时代的商业中国,反观马克所处的当下中国,定会引出万般奥妙,进一步增加小说的厚重性。这样的大开大合和历史关照,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孙颙关于中国经济、政治等的思考,无疑提供了这种可能。(李伟长)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