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从上海走向文学世界——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曁抵沪100周年系列活动

      茅盾作为20世纪中国的文学大师,他一生革命与文艺实践都是从上海起步,1916年他入职商务印书馆。……
时间:2016年7月30日(周六)14:00
嘉宾:杨扬、沈韦宁
地点: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主编,8、9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著作有《茅盾早期文学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
茅盾长孙,电脑工程师,旅居美国。

文字实录



茅盾:从上海走向文学世界——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曁抵沪100周年系列活动

  7月30日下午两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扬与茅盾先生长孙沈韦宁做客第133期思南读书会,与读者分享茅盾与上海的关系,讲述他如何从上海走向广袤的文学世界详情

茅盾与上海

杨扬认为,过去对于茅盾的解读多是从政治角度,而现在研究者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突破。而他个人的角度,就是探讨茅盾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

虽然茅盾来自浙江乌镇,但是他自己也曾说:“我如果不是到上海来,我如果不是到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来工作的话,可能就没有我文学上这样的成就。”由此可见,在上海的生活经历,对他的事业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对于浙江人来说,想让小孩以后有出息,念大学的第一个选择必然是上海。”杨扬说,“人的成才一定和他发展事业的环境有关系,所以茅盾选择了这座城市。”从茅盾的人生历程来看,他当时有母亲的建议与亲戚的辅佐,在文学教育这条路上一直往下走,成为一代宗师。

与此同时,上海在茅盾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茅盾先生政治和文学的起步是同步的。因为他的文学活动,他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另外,他也与鲁迅,周作人等人取得了联系,于1921年主编了《小说月报》。“此时的茅盾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青年,”杨扬说,“而是新文学运动的一个弄潮儿和引领者。”

《子夜》中的“大上海”

茅盾通过《子夜》展示了上海的城市生活…… 详情

杨扬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以侃
茅盾长孙
活动现场
左为杨扬,右为沈韦宁
活动现场
现场读者签名留念

现场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