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嘉宾对谈    |   嘉宾介绍    |   华语文学网    |   上海作家网
嘉宾对谈
 评戴小华长篇纪实小说《忽如归》
来源:喻大翔

  戴小华的《忽如归》①,是一部有着多重文体属性的著作,可以说是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新新闻小说,可以说是非虚构文学,也可以说是方志性传记。按照该书折页的推介,我们姑且看作是一部长篇纪实小说。


  这是一本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书。


  它出自一位女作家,但它的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大胆大气,有豪侠和志士的襟怀,充满荡气回肠的审美快感!也是有着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等多方面意义的立体文本。有了这本书,戴小华将从一般的随笔作家、专栏作家、文学活动家,跻身为世界华文文坛中某一方面富有代表性的作家。


  这是一本关于家族的书。前几章梳理了家族谱系,介绍了戴氏祖先明代以前从浙江迁北方;明朝永乐年间整个家族落籍沧州青县;明清时家族已成沧州首富;民国时期父亲这一代六男三女,大伯、三伯、父亲和六叔均先后在国民政府机关或军队任职;父亲戴克英1949年携母亲及全家迁台,60年代任台湾“国防部总政治部”高级参谋,官拜上校;到了作者这一代共有五姐弟,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文本记述作者身在其中的戴氏家族近百年的生存生活史,尤其是以大弟戴华光1977年被国民党作为政治犯逮捕,1999年作者母亲回秀真归真,直到2005年父亲戴克英去世的近三十年时光。


  焦点当然对准了家庭成员、作者的大弟戴华光。他约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台湾,在中国海专毕业后,1975年9月赴美留学,因各种原因,次年6月返台。在美时间虽然短暂,但他阅读了很多在当时的台湾根本看不到的左翼书籍,并接触了各种政治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回台即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事祖国统一的活动。被人举报后,于1977年11月1日晚上被台湾当局拘捕。在所谓的“公开审判”后,被判处无期徒刑。那时的台湾风声鹤唳,又是戡乱,又是戒严,戴华光能免于一死,还是某些国外势力的干预。但青年华光思想成熟,是典型的燕赵“慷慨悲歌之士”,早已准备赴死。


  华光虽然在戴家排行第四,却是戴家的长子,生他养他的偶然性与戏剧性,以及父母尤其是父亲对他的宗法式优待与期许,作品已描写得力度斐然。他自己为了大义随时准备“弃身”,家族却从此陷入大灾大难。其父一辈子为“党国”效力,但对儿子身陷囹圄束手无策,从此消极下去;母亲亲自为他身披白布到立法院门口静坐,甚至拖着老病之身定期到绿岛监狱探视;大姐为照顾母亲和顺变不得不离婚;而移居马来西亚一颗心孤悬海外的作者呢?当然是集大任于一身,承担了与母家、与台湾社会、与自己小家沟通的重要任务。当她的丈夫说妻弟“不自量力,还连累家人”时,作者不惜透露:


  “我那从商的丈夫……在伤口上撒盐,更对我深陷痛苦的心灵形成一定的伤害。②”


  一个素常贤雅、聪慧、伶俐的戴小华,突然在这里变成了心上人的批判者,这在她的作品中是破天荒第一次,着实令人震惊!显然、血统之爱、宗亲之爱,在这儿超越了私情。


  之所以说是“家族之书”,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在宗法制度解体之后,家族和家庭在社会中的力量越来越小了,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之下,甚至变得无能为力了;在现代文化与政治思潮的影响之下,个人的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烈了,家庭的利益被一些先知先觉者置放在国家的利益之下了;我们还可以看到,当代的“父权”在隐退,而女权在提升与扩大,甚至成了《忽如归》中纵横捭阖的主要角色。在处理大弟的工作与前途、父母安度晚年与丧事等重大问题上,作者是真正挑大梁的决定性人物。可以说,这在整个中国当代的家族与家庭事务中,都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这是一本关于政治的书。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列强杀戮、占领、掠夺和分裂,国家统一一直是整个中国多少代人以来最大的政治!这个立场一致了,什么都可以谈;这个有分歧,谈什么都要打问号。台湾19世纪后期开始先被日本人殖民,遗毒到现在还存留着;光复后不久,又有国民党作为全国性政权的戡乱,从1947年直到1991年才解除;1949年作为地方性政权再实行戒严,直到1987年才解严。在这种白色恐怖中,人言可畏、人心叵测,岛内发生了很多冤假错案,以至后来成立了不少救助受难人的基金会或互助会,直到今年10月22日,还有组织在台北举行“50年代白色恐怖牺牲受难者秋祭追思”大会。这是国民党欠下全体台湾人民一笔“民主自由”的债务。


  戴华光就在那个40年高压时期坐了整整十年大牢,因为抗争和为狱友抱不平,期间还至少四次坐了更暗、更湿、更小、更惨无人道的黑牢,险些丧生。即便捡回一条命,但人生最青春的时光--包括爱情、家庭、亲情与前途统统被无情剥夺了。他冒死追寻的是什么?是带有一定宗法意义在内的、有着纵深而宽阔的五千年文明史、一直存有主权的统一的中国及其前途。这与国民党要重新赋予主权意义的另一个中国;民进党要给予台湾主权意义的岛屿或中国,政治立场是根本不同的。华光走的是一条真正爱国的、民族的、民主的、民生的、民权的、民享的光明大道。但谈何容易,因为除了国民党当局的野心与高压,还有国际势力的横加干扰。文本披露,1976年12月间,大弟的两个朋友曾带着他去拜访了当年因“台大哲学系事件”被解聘的王姓学者,“大家都认为近代中国的悲剧来自帝国主义,海峡两岸的分裂除国共内战外,主要还是美俄两霸冷战所造成,美国不肯放弃在台的战略和经济利益,中国的统一将遥遥无期。③”所以,年纪轻轻的戴华光根本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此,作家陈映真才说:“‘两岸和平统一,民族不再分裂’虽一直也是我的想法,但敢于以此付诸行动的,华光却是先行者”④。


  上文所说的“两个朋友”,正是当年一同被捕的刘国基与赖明烈。据戴小华纪实小说披载,刘现为中国国内首位营销传播学博士,多数时间生活在北京;赖已定居上海;华光呢?则早已加入中国国籍,成家立业在河北故乡沧州。台湾不回归,我自归之!他们数十年的政治抉择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真令人感佩!


  这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所谓“文化”,有广狭两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与人的思维和行动相关的一切行为与结果;狭义的文化,指积淀在人类非物质活动、方式和交往中的思想、法则、习惯与文本等,本文采用后者。《忽如归》有几个方面表现了特别厚重的文化含量。一个是宗教一般知识与穆斯林的葬礼。作者母亲的遗体在运离台湾之前,教会专门为她母亲做追思礼拜。戴小华既为解释信奉伊斯兰教的母亲为何接受基督教的礼仪,又为母亲回归故土后接受穆斯林葬礼埋伏笔,同时,还为他们家族成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之中,不断转信不同宗教提供文化学上的解释。在这里,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发源、圣迹、经籍与人物的相同与不同,作了既简洁又具有历史学理的勾勒。尤其是作者“亲眼目睹了整个葬礼的过程”,并将从“归真”(“冒台”)、“讨白”、“爱斯里”、“可凡”、“善面”、“哲那则”、“泰克毕尔”,最后,村民们争相抬“塔布”,将她的母亲送进“拉赫”(墓穴),并做完其余礼节之后,一个带有浓重穆斯林格迪目教派色彩的葬礼就结束了。与霍达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有许多相同和相近之处,使我们这些不信教的汉族读者大开眼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显得有些复杂又特殊的葬礼,让她的母亲能安心回归真主。作品写道:


  当她们为母亲做完“爱斯里”后,我们姐弟和母亲“善面”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母亲那张闭着眼睛的脸,已不再是皱着眉,撇着嘴,一副饱受委屈、很不情愿的样子,而像个熟睡的孩子似的,那么恬静安详⑤。


  在许多宗教现象与民俗活动中出现的且不可解释的一幕,也出现在了戴小华的纪实作品中,这也大概是文化中比较神秘的一面。


  附录《戴华光狱中家书》,给了我强大的文化冲击力与思想震撼力!信中提到的书籍虽然不太多,但涉及古今中外,尤其是中国的古典部分,文史哲都有。考虑到他的年龄与阅历,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在历史、政治、哲学、宗教、法律、甚至是中医、音乐、武学与环保等领域,他都有高明的识见。譬如他说“现今美国的政治方式?一言弊之: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无赖政治⑥”,这话大概仍不过时。他认为近代中国学者迫于情势,有一种“‘认异’思想”,“对自己的古书经常怀疑过度,对别人的二手三手资料则毫无保留地相信”⑦,这种贬中褒洋的思潮风行了百年,真是一针见血!譬如他说:“我愈来愈觉得维持人类目前庞大人口的能量是来自对自然界的透支”⑧。这是1981年,台湾正在现代化,而大陆刚起步建设,根本没有环保意识。他不少看法远远走在时代前面。看看他的这段话:


  最近读了一套陈致平写的《中华通史》,虽然不错,但我以为仍有缺点,不能完全放弃以汉族一位论中国史的窠臼。这一代的中华民族如果真想互相团结,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直到永远,过去那种以汉族观点撰写我国古史的态度是不行了,否则的话,只称得上是汉族史,不是中华民族史⑨。


  戴华光是在从文化的政治、历史、学术等多个维度建立他的中华民族统一论,以便中国“应变求变,历久弥新,屹立于世!⑩”所以,年轻的他博览古今又审时度世,异常清醒又异常坚定,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敢于鸡蛋碰石头,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此外,本书还有作者一系列在东南亚与东亚范围内、在东南亚范围内、在两岸四地范围内、甚至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活动,有些成果是别人没有做过或不能取代的。正是这些增进认识又增进情感的文化互动,让她获得了许多友谊,在遇到困境的时候,都迎刃而解。作为纪实作品,若干年后,人们或许可在这些文字建立起来的历史遗迹中进行文化考古工作。


  这是一本关于文学的书。将纪实与小说相结合,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比如《左传》的一些作品,《史记》的一些作品,《世说新语》的一些作品。在当代的华文文学中,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华文文学中,亦有不少成功的纪实文学作品。但将包括自己在内的家庭、家族的真实故事放在不可虚构的小说中,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中、空间中,让不少当事人、旁观者和读者来检验、来拷问、来反思,还不多见,也不容易做好。因为任何一个家庭都有隐私,有不能在社会公众面前暴露的秘闻。敢于尝试并用白纸黑字“纪实”的,确然需要勇气。


  从纪实小说必须具有的真实力量来说,这部书我以为是经得起历史、道义、文学甚至是艺术细节的考验的,这是能让《忽如归》活起来继而站起来的基础性力量!这些力量来自作者近二十年左右呕心沥血的积累,采用了很多档案、报道、书信、当事人的访谈等资料,更重要的,是来自身在其中的家族与家庭的“现身说法”。前文谈到过她对丈夫的不满,在关于父亲与母亲死后是否合葬的问题上,写“大姐一下子勃然大怒”,而“我被大姐突兀的话激怒了”,继而进行反驳,真是剑拔弩张,犹如一场家庭战争。如果这还不能说是隐私,那作品中关于父亲的某些叙述,更显示了作为一个孝顺女儿的无私与大胆,甚至可以说是从负面的角度引导读者去联想父母之间的某种关系。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知道,我们不去报道的某些事实,决不是捏造与虚伪,只是选择性的回避;相反,指出一些端倪,不去正面渲染,却可能起到欲擒故纵的效果。从作者母亲在台湾病逝,到千回百折将遗体空运回大陆,再到按穆斯林习俗举行葬礼,她父亲都是缺席的。原来,英俊的、军人的、潇洒的父亲自台湾解严后,他就离开“伤心地”,抛妻别子到大陆云游四海了。无法联系,也没人知道他置身何处,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作者并不避讳,说:


  过去,我们姐弟总是觉得父亲对母亲太过冷漠,甚至觉得母亲根本不应该和父亲在一起。现在,从父亲满含悲伤的话语中,我明白了父亲和母亲之间另一种形式的爱⑪。


  这种笔墨多少有平衡的意图。作者所说的“现在”,其实已到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程度了。无论大到一个世界还是小到一个家庭,事实总是链条式存在的,少掉了一环甚至几环,那一定就有了或缺--何况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


  纪实的小说如果缺乏艺术性,那就难免流于新闻、特写或拙劣的报告文学之类。戴小华此前创作过多种样式的文学作品,重要的有电视剧本《沙城》;长篇小说《火浴》;散文《永结无情游》以及散文化的几个系列人物访谈。虽然她的作品有时不太注意琢磨细节,有时候也有重复的情节,关键的地方思想与文字提升的力度还嫌不够,但仍为她的这部长篇纪实小说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经验。《忽如归》最重要的贡献,我以为是在地方志--家族志的书写中,为台湾,也为当代中国塑造了一群真实而又有艺术价值的人物,像父亲戴克英、母亲回秀真、作者本人;甚至家庭之外的王蒙与吕耿沛等,都是时代浪潮与政治、文化激流中个性鲜亮的人物。其中最成功、带有树碑立传性质的形象,当然非大弟戴华光莫属了。


  前文对戴华光言行的介绍,庶几可见一般。小说书名摘自魏晋时代曹植名诗《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他早期的乐府歌辞,全诗14韵,28句。扉页摘录了最后8句: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除了没有“名编壮士籍”(而这正是作者的心愿,下面再谈),其余当是对戴华光精神与行止的高度概括,真是再切当也不过了。兵荒马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想,在平静的高压下也能出“捐躯国难”、“视死如归”的近代谭嗣同与同代的张志新。谭面对死亡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张志新则宁割喉而亡也决不收回一已之见。戴华光抛亲(父母)别姊弃(女)友、临危不惧、至死不降、知牢不冤(解严后不想给自己平反)的精神,可与谭氏张氏并肩而立。


  小说塑造戴华光用了多种艺术手段。主要的当然是他自己的行动,尤其是入狱后的的清晰、冷静、成熟与坚定,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祖辈大多数人都为“党国”服务的家族成员来说,尤其难能可贵--他是作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叛逆者的形象同时出现的;然后是通过当事人自己的书信与回忆文字,当然还有难友刘国基、赖明烈的陈述;作为三姐的叙述者在不同角度叙述过程中,经意和不经意的点带,如华光在沧州开的蛋糕店,迎接王蒙一行时拉了横幅还准备了笔墨,作者道:“我知道这绝不是大弟的安排,因为他那一根筋通到底的脑袋里,根本不懂也不会有这样的心思。”再有就是台湾著名人物的评价与激赏,前引陈映真,我们也可看看小说家黄春明的一句“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的理想主义者”⑫,就知道我们的主人公在台湾那个时代的社会影响。还有就是巧妙运用文化背景与动物象征。前者写沧州地盘上铸于后周时代(公元952年)身高5.3米,身长6.5米,宽3米,重40吨,腹内铸有《金刚经》的铁狮子“镇海吼”,“千百年来,历经洪涝、地震、战乱、风吹雨淋,吼得嘴已破裂,身被摧残,它仍勇敢坚毅地坚守岗位”,“铸入了沧州人的精神”⑬。我们若回头看看曹植诗《白马篇》的前几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就知道古来沧州多豪侠慷慨悲歌之士,一方水土修一方人的方志性格了!作者在分析大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有意被捕”时,内心的重重撞击使她突然联想到马来西亚沙捞越姆鲁山洞的蝙蝠。几乎每天下午黄昏时刻,总有一批蝙蝠先行飞出山洞,自动送给山洞口的老鹰捕杀,为的是让成千上万只同胞能接下来飞到洞外捕捉食物:


  牺牲,本就是一种不得已的非常手段,是弱者在最残酷、血腥的死亡绝境中,被迫选择的、唯一可能制胜的形式⑭。


  这种议论,既有沉痛,也有赞赏,当然还透露着一些后怕与惊吓。


  最后,我们要谈谈这部长篇纪实小说的结构了。《忽如归》书名关键在那个“归”字,它是全书的书眼,在几个层次上串起了所有内容:首先,最重要的是国家、民族与文化的归一,这是华光奋斗目标之所在,也是统摄所有内容的主线(就主题而言,它还有生命的飞跃、宗教与爱等副设思想);其次,就父母而言,是身归故土;第三,就主人公戴华光说,是身心均归于自由;第四,就作者来说,那当然是为大弟归位--“壮士”之名位;同时,也归了自己一个愿,即在《前言》里交待的让自我身心“得到安顿”。小说里一个一个的悬念--大多总是先说结果,再追溯原因与过程,都是被置放在这些“归”格之中的。


  2016年10月26日于上海


注释:


  ①.戴小华《忽如归》,马来西亚文雅出版社,2016年8月版。

  ②.《忽如归》第78页。

  ③.《忽如归》第78页。

  ④.《忽如归》第108页。

  ⑤.《忽如归》第163页。

  ⑥.《忽如归》第261页。

  ⑦.《忽如归》第266页、262页。

  ⑧.《忽如归》第252页。

  ⑨.《忽如归》第254-255页。

  ⑩.《忽如归》第255页。

  ⑪.《忽如归》第244页。

  ⑫.《忽如归》第114页。

  ⑬.《忽如归》第133页。

  ⑭.《忽如归》第87页。


官方微信
上海市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共平台--上海市作家协会权威信息。
官方微博
上海市作家协会官方微博--上海市作家协会权威信息。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09802号-1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21-540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