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嘉宾对谈    |   嘉宾介绍    |   华语文学网    |   上海作家网
嘉宾对谈  (排名不分先后)
          张翎 VS 徐学清

◎ 浮光流年

  每一个人都以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故事,有的故事温润明亮,有的故事晦涩阴冷,有的故事却掉在了颜色之间的夹缝里,几乎无法冠以形容词,我女友的故事,大约就是后一类型的。她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是时期的记忆,似乎都是与搬家相关。她父亲是一位南方下方干部,解放初期在南方里一个城市里担任 …… 更多

◎ 张翎近期小说论

  在华文文学的世界版图上,北美华文文学显然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这里所谓的天时,指北美华文文学繁荣在后现代、后殖民时代,在这个时代,多元文化、多民族共存成为北美国家的国策,种族、性别、和阶级歧视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已经属于违法;所谓地利,北美国家为当代西方文化的大本营,各种先锋潮流 …… 更多

          薛海翔 VS 吴敏

◎ 1979,一个青年作者的炼成

  这个大厅我实在太熟悉,每个月有一个星期四的下午,《上海文学》把我们叫来,就在这个西厅里,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带来,互相交流、传看。我当时我看过王安忆有个《雨杀杀》让大家提意见,大家七嘴八舌,那才是真正的研讨会,之后作品不断问世 …… 更多

◎ 较量与沟通:薛海翔作品关键词解读

  薛海翔老师我们请他来和学生做一个报告,正好趁这个机会,我就采访他,我对他非常丰富的生活经历非常感兴趣,当他要写这个评论的时候,好像也非常有兴趣。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来交流我的阅读体会。首先就是一种感觉,我觉得薛海翔作品的特点,就是他跟其他的人 …… 更多

          施玮 VS 陆士清

◎ 追求灵性的光辉

  从2007年我编辑《灵性文学丛书》,08年发表《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开始,这些年我不仅是博士论文和学术上来研究和构建灵性文学,在世界各地讲学推动灵性文学艺术,更是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竭尽全力地追求灵性光辉的照耀与呈现,同时,我也将自己的创作从文字的拓展到视觉的,成为一个跨界跨境的,集诗人 …… 更多

◎ 辉耀女性意识的光芒一评施玮的长篇小说《世家美眷》

  我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就是我在南昌,她跟我开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坐在一个车上,要到别的地方去,她对我说,她说陆老师我进复旦以后,其实有一个想法,我一定 …… 更多

          王琰 VS 曹惠民

◎ 八千里路云和月

   我1994年出国留学,出国20多年,我在国内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我先谈一下《我们不善于告别》,这本书酝酿过程比较长酝酿了五年,写好后寻找出版过程又争论的五年,从出稿真正出版时间跨越了12年。这本初稿写于2000年,当时是16万字的小长篇,写在练习纸上,没有寄出去。到了2001年9月11,9•11事件发生的时候 …… 更多

◎ 在欲望和痉挛之间

  我跟王琰在2014年南昌大学开的新移民国际论坛上认识的,她赠给我两本书。这次陆老师给我的认为,她又给我两本书,实际上我对王琰的阅读很不够。这篇文章是我跟学生一起合作的,因为动了手术,所以前面的约稿推掉了,所以陆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不能推。海外的作家到我们学校去,或者给我个人的赠书 …… 更多

          卢新华 VS 钱虹

◎ 读三本书 走归零路

  从1990年开始,我们对佛学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方面是文学,一方面是学佛。从这个当中,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学,和生活的一些真谛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能在这里展开讲的。后来想到,人生其实还有另外一本最重要的书,那就是读自己。一个人要读好自己,读懂自己,一个国家、社会、企业、家庭、民族 …… 更多

◎ 从《伤痕》到《伤魂》

  我和卢新华属于同一代人。当时,卢新华和陈思和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而我,则和有着“丽娃河作家群”美誉的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等,成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同窗好友。最早知道卢新华的名字,是在1978年8月。哪年上海的夏天奇热无比 …… 更多

          周励 VS 杨剑龙

◎ 从生活中升华的文学繁花

  1989年秋天,那是一个雨后初雯的傍晚。我漫步在纽约曼哈顿Park Ave与48街交叉口的教堂处,眼望着街心一簇簇嫩黄与猩红的郁金香,以及灯火辉煌、令人炫目的Helmsley大厦——这是纽约最特殊的一条大街,用繁华来形容过于简单 …… 更多
◎ 杨剑龙

  内容正在更新中 …… 更多

          叶周 VS 刘俊

◎ 在另一块土地上的笔耕

  我是一个电视制作人,文学是我青年时代的梦想。31岁那年我赴美留学,进入电视传媒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开始了电视制作方面的职业生涯。文化有其传承力和影响力,我们虽然客居异乡,但这个异乡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国度,我为能 …… 更多

◎ 从上海到美国

  我们现在来谈的这些作家的创作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回顾到他们如何走出去的,毕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他们怀有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带有怎么样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以及自己的思考。所以我今天谈论叶周先生,我的题目就叫《从上海到美国——论叶周小说的时空印记和文化心理》,但是 …… 更多

          戴小华 VS 喻大翔

◎ 我的文学情缘

  我觉得有点残酷,从小到大我虽然很喜欢文学,可是我极力抗拒要成为作家。我讲一下我从极力抗拒到无怨无悔的过程。我觉得我很可能走上文学这条道路,可能是一种天命,而且在冥冥之中有个无形的力量一直推着我往个那条路上。我抗拒的原因,主要是那个时代的环境,我的母亲、母亲1949年到了台湾,那时台湾身处 …… 更多

◎ 评戴小华长篇纪实文学小说《忽如归》

  我从来没有想说为我弟弟立传,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我要记录在70年代,在台湾历史激流中发生的家庭的真实故事,最重要的这个故事里面有时代的背景、历史的背景,我觉得这段历史不应该被磨灭。尤其要强调的,在70年代末,有些出生在台湾 …… 更多

          华纯 VS 王列耀

◎ 文学的边缘创作与地球人精神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一些文学作品,小的时候就到我父亲的大学里面的图书馆,有的时候会偷出两本书来,因为他是不让小孩子进图书馆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偷的书都是俄文版翻成中文版的俄罗斯小说,所以我小时候受俄罗斯文学的概念比较深一点 …… 更多

◎ 摒弃羁绊、直面人心

  华纯的作品,其实有好多老师都做过一些探讨,我就是想谈这样的一个主题,就是“言说中的困境和困境中的言说”。因为我们作家都是要用文字来表达要言说的内容,单位日本的话,在座的各位都和上海有一些联系,华纯也在共性之中,但她又是一个日本的华文作家,她有时非常的特别 …… 更多

官方微信
上海市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共平台--上海市作家协会权威信息。
官方微博
上海市作家协会官方微博--上海市作家协会权威信息。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09802号-1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21-540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