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之名——梁鸿《梁光正的光》新书分享会

他是梁庄的堂吉诃德,四村八乡的“事烦儿”,却笃信世间一切必遵循“道理”发生。他如同一团孤独的乱麻,热情地席卷所有人 ...
时间:12月25日(周一)19:00-21:00
地点: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梁鸿、金宇澄、黄德海、项静

嘉宾介绍



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
《梁光正的光》
是在“梁庄三部曲”等影响极大的非虚构作品之后,梁鸿首部挑战自我完成的长篇虚构力作。
个人简介
1985年开始写作,代表作为《洗牌年代》《碗》《繁花》《回望》等。首届央视“中国好书”、第3届“施耐庵文学奖”、第9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现任《上海文学》执行主编。
个人简介
1977年生,山东平度人,现居上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著有《书到今生读已迟》《若将飞而未翔》《个人底本》,编选有《书读完了》等。
个人简介
青年评论家,文学博士,《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出版有评论集《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肚腹中的旅行者》,小说集《集散地》。

文字实录



以父之名——梁鸿《梁光正的光》新书分享会

     12月25日,在思南文学之家,学者作家梁鸿、小说家金宇澄、青年评论家项静选择和读者朋友相聚一堂,共同分享对梁鸿新书——《梁光正的光》的阅读体会,一起度过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浪漫夜晚。青年评论家黄德海担任主持。详情

从非虚构到虚构


大部分读者了解的梁鸿是一个出色的非虚构文学作家,“梁庄三部曲”便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当她完成第一部长篇虚构小说《梁光正的光》时,面对的疑惑也不少。“写这本书对我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挑战,因为在别人看来,我好像是写非虚构文学和文学评论的,现在又想写小说。”“你到底想干嘛?”梁鸿笑着提出部分读者心里的疑问。面对这一问题,她的回答却很简单:“我写这本书之前,在构思的时候,我觉得我要写的梁光正就是一个小说人物,既然他不是非虚构的人物,那我就用写小说的方法来写,这样就相对戏剧化一点,情节比较集中一些,戏剧冲突也相对较多一些。”


金宇澄和项静均表示了对梁鸿突破性此举的赞赏,认为创作形式的转变正是梁鸿文学创作生命力的体现。梁鸿认为,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在她这里并非那么清晰分明,非虚构写作训练了她叙事基本功,为虚构写作打下了基础。但在“体裁选择作者,而不是作者选择体裁”的情况下,令她更为执着的不是文学形式,而是写作的出发点。“我的出发点是特别想写一个人,其次才是农民,再是农村,这个次序特别重要。”她甚至将“写一个人”作为自己最大的企图,她坦言,在写作梁光正这个人的时候,从未想过目的是要描绘出一个农民的形象。“但这个人的身份是农民,农民的身份对于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在写作过程当中需要写作者慢慢琢磨的事情。”这番琢磨,也就是此书的诞生过程。

 ……【详情】


现场嘉宾
梁鸿
现场嘉宾
金宇澄
现场嘉宾
黄德海
现场嘉宾
项静

现场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