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语境下的文学

一本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美之书。
一本汇聚草原生灵生存智慧的哲学之书。
时间:6月23日(周六)下午2:00到4:00
地点: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艾平、张莉

嘉宾介绍



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热爱安宁的生活与动荡的梦想。已出版《岁月有张凶手的脸》《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 ...
《双面人格的夏天》
讲述了一名女主播邓夏,邓夏策划励志类真人秀节目一再突破收视率新高,却无意中打开了了灾难之门。
个人简介
河北保定人,文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著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持微火者》《众声独语》及随笔集《来自陌生人的美意》等。

文字实录



我的所有叙述都在呼伦贝尔的苍穹之下

      月23日,作家艾平携其作品《聆听草原》作客251期思南读书会,与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一起,在喧嚣的城市中涤开宁静的一隅。详情


诗与远方:比草更具生命力的草原文化


当我们谈起草原,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片段性地接受着没有逻辑的信息:成群的牛羊、洁白的哈达和神秘又野性的气息。而生活在呼伦贝尔的艾平则从游牧文化切入,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更加清晰、真实、厚重且古老的草原。


仍保存着原始游牧生活方式的呼伦贝尔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展现出了崇拜自然、顺从自然的特点。狩猎时要放走幼崽和孕兽、马羊牛排队吃草以保证可持续发展、风雪肆虐时就在蒙古包里待着,相较于我们后知后觉的环保意识,游牧民族对自然的尊重顺从是天生在骨子里的。


这种尊重延申到爱上也是广博的,张莉提到:“当你进入草原,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超越的,包括一个人对小马驹和牛羊的爱,其实也是超越,不仅仅是超越血缘,而且是超越种类。”结合自己进入呼伦贝尔的亲身经历,张莉直言自己的地域感、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在草原的影响下受到了冲击,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彪悍且不具侵略性的美还是人与土地的关系,都会让人顿感之前对草原印象之浅薄。


万物有灵,用来形容草原是一点没错的。目之所及的每一处都有着生命的张力,正如艾平所说:“所有东西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山川大河都可以对话,都是活的。”

……【详情】


现场嘉宾

现场嘉宾
艾平
现场嘉宾
张莉
现场读者
现场读者

现场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