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黑白男女》——小人物的“悲喜人生”

2015年08月24日10:04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

《黑白男女》——小人物的“悲喜人生”

8月21日早晨,热情的读者们便已守候在上海图书馆等待今天的活动,上午9点半,第一场“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讲坛准时开始,活动主题为:一个由来已久的心愿——我笔下的《黑白男女》。活动邀请到的嘉宾为著名作家刘庆邦,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庆邦就新作《黑白男女》向各位读者讲述他“由来已久的心愿”,分享小人物笑中有泪的“悲喜人生”。

谈“由来已久的心愿”——《黑白男女》的构想

刘庆邦先生向来以贴近生活、朴实简单的文笔和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自然亲切地展现人性的美好与纯情。活动开场他很谦虚地表示自己从不敢把讲座说成是讲演,因为他只是“讲”,没有“演”。“一提‘演’会强调艺术性,我只能讲,没有任何艺术可言。”他笑称。

提到自己由来已久的心愿,刘庆邦先生说:“每个人都会有心愿,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愿意把心愿说出来,有的愿意埋在心里。有人心愿会实现,但也有人迟迟未能兑现。我也有一个由来已久的心愿,就是写一部矿工家属的长篇小说,这个长篇我酝酿了十年,终于通过小说《黑白男女》的出版实现了。”

1996年平顶山石矿发生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刘庆邦作为《中国煤炭报》的记者赶到现场进行采访。他坦言:“说是采访,其实就是看和听,就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矿工家属都处在一种失去的悲痛当中,作为记者根本不忍心向他们提问,所以我当时不以一位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处理事故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跟着相关人员一起去听、去看。”刘庆邦在采访期间的情感一直受到很大的冲击,他说:“当时我一再对自己说不要哭,但面对矿工家属时,看到他们悲痛欲绝的样子,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出来。”

在这次事故后,刘庆邦便想通过一部作品告诉全社会,一个矿工的死亡对他的亲人造成的痛苦是深刻的,不是肤浅的;是大面积的,不是孤立的;是久远的,不是短暂的。他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细节让社会了解失去生命的矿工和他们的家属。

谈长篇小说创作——“贴心贴肺”地写喜怒哀乐

小说《黑白男女》主要讲述了矿难后三个家庭的生活境况和命运转变。最初是一篇两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当时煤炭部副部长的注意,随后在全国产生热烈反响。刘庆邦认为作品只有让作者本人动心,才会触动读者的心、产生共鸣,“我们常说文艺作品为矿工服务,为人民服务。这绝对不是说辞,也不是高调,更不是虚妄。它是一个‘俯下身子’的行动,是一件老老实实、呕心沥血的事,是一个作家价值的趋向,良心之功。只有贴近矿工的喜怒哀乐、设身处地地写矿工的生活,才能产生鲜明的社会效应。”

刘庆邦表示长篇小说有虚构和想象,大容量的、复杂的故事,丰沛的细节,饱满的情感以及众多的人物。它的思路更开阔,想法更深邃,穿梭得也更广泛。它不局限于一个行业,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关注。他说:“我原来的素材不够写成长篇,必须要再观察、再积累、再向生活学习,所以我对全国的煤矿更加关注。我告诉自己不要往远处走,而要往近处走;不要向陌生的地方走,而要向熟悉的地方走;不要在表面走,而要去深入走。要把姿态放得很低很低,低到‘井口以下’,真正实现深入生活的愿望。”

谈写作动力和自我要求

刘庆邦认为情感是任何艺术的支撑点。衡量一部作品是审美的过程,衡量标准便是情感的饱满度。这是小说创作的初衷,也是作家本身的初心。他觉得声嘶力竭的情感是最强烈、最震撼人心的,非常值得书写。他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回避不开生与死的关系和意义,写人对死亡的敬畏,写人向死而生。”

刘庆邦要求自己的作品做到日常化、心灵化、诗意化、哲理化和艺术化。其中心灵化、诗意化和哲理化最重要。作品如果没有打上自己的烙印,它变不成艺术,只有对生活进行心灵化处理,用自己的心血浇灌过,用心灵的阳光照耀过,用心灵的雨露滋润过,才有可能变成文学作品。诗意化强调的则是作家审美的眼光。他表示:“我们写任何作品都是审美,我阅读作品也是审美的过程,诗意化是审美的境界。行文的时候注意诗意、氛围、意境,它的审美格调就高。”刘庆邦认为写小说虽然表达的是感性,但必须有一个理性的指引。要有思想,理性贯穿始终。其实哲理无处不在,关键是善不善于发现日常生活的哲理。所以写小说要上升到哲理层面,与不经意的细节融合在一起。当谈到对读者的承诺时,刘庆邦表示希望读者能得到心灵的慰藉,能从中汲取不屈的精神。

此外,刘庆邦还希望自己的作品达到三个逐次递增的效果,分别为“心灵画卷”、“人生壮歌”与“生命礼赞”。他解释道,“‘心灵画卷’就是心灵的画,因为画是美好的,心灵也是如此。‘人生壮歌’指的是一些昂扬、温暖的声调色彩。最主要的是‘生命礼赞’。我通过小说赞美生命,不仅赞美矿工的生命,也是赞美所有人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特别是一些底层的生命更需要我们来关注,值得我们来赞美。”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