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给上海书展“挑挑刺”

2015年08月28日09:08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张中江 点击:

上海书展刚刚落幕,BIBF(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接踵而至。加上稍早结束的南国书香节,“北上广”三大城市的图书盛会,每年暑期都会掀起一波阅读热潮。至于孰优孰劣,可能要看选择怎样的评定标准。至少从市民参与的角度来讲,上海书展估计要拔得头筹。某种程度来说,书展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嘉年华”。

之所以说“嘉年华”,是因为上海书展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内地最为亲民的大型图书活动。数据显示,2014年超过30万人次涌入上海书展,今年主办方没有公布参展人次和出版社销售码洋。即便考虑到周末暴雨可能带来的人流减少,总的人次也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与之相对照的是,今年一月北京图书订货会,人数只有8.8万人次。在上海书展,不仅每个展区都有收银台,隔不远就有餐饮区,还有专门的图书打包服务,为买书多的读者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几乎每一个进入展场里的人,都会拎着装满书的袋子。偌大展览中心的楼梯上,都坐着捧书而读的人。北京的爱书人大概都知道三联书店楼梯上的读者,在上海书展,你大可以将三联的景象扩大几十倍甚至更多。

既然说是嘉年华,那么面向的一定是最广大的读者群。很难想象,平时阅读量就极大的爱书人会挤入熙熙攘攘的现场购买并不便宜多少的图书。至于讲座,主会场嘈杂的环境注定不太可能有安静从容的深度谈话。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抱着粉丝心态去见见“下蛋的鸡”。某种意义上说,书展最大的读者群,是平时买书不那么多的人。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本届书展要禁止理财、养生类图书的促销活动。按照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的说法,书展真正希望推广的阅读,与此类图书没有多大关系。换句话说,仅仅关注理财、养生类图书的人,并不是书展的“理想读者”。另一条没有明言的原因或许是,新年之际发生在外滩的踩踏事故,令上海的大型集会安保均有所加强。书展主办方在调控人流方面也着实做足功夫。

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书展,注定会受到多数人的欢迎。出版社自然乐见本家的书像超市的大白菜一样被抢购,与图书业相关的作者也常借此机会小聚,上海书展逐渐成为内地口碑最好的书展。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更是乐于用大篇幅来报道书展的欣欣向荣。你想,文化类新闻本来就少,公众的关注度又极低,好容易来一大波作者,可劲写吧。君不见代表一国长篇小说水平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四年颁发一次,在微博、微信的关注度,甚至远不及之前“大松鼠”王迅的花边八卦。茅奖已经沦为小范围内的话题,难以引起文化读书界大多数人的关注。

有鉴于此,本地媒体对上海书展的连番赞美就不难理解了。书展结束前一天,就有“华文世界三大书展XXX”的新闻出现了,上海书展赫然成为内地唯一在列者。虽然媒体对上海书展普遍持肯定态度,但不代表活动本身无可挑剔。就比如,由于今年的暴雨,读者的入场数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一些出版社也反映,今年的销售码洋没有达到预期。因此,本着希望上海书展更加繁荣的目的,笔者梳理几条如下。

“鸡同鸭讲”的主论坛:中国作家还在讲老故事……

本次书展正式开幕前一天,在上海地标东方明珠之畔,名为“在东方”的上海国际文学周主题论坛开幕。一个下午二十余位中外嘉宾集体亮相、演讲,阵势不可谓不大。将“在东方”分拆,“东方”的丰富性自不待言,即便是一个“在”,也蕴含了“存在”和“在意”两种意思。这样一个题目,既符合大型活动的格调,又给嘉宾极大的发挥和阐释空间。主办方的考虑不能说不周全。

遗憾的是,现场还是出现了“鸡同鸭讲”的场面,不少嘉宾的发言甚至和主题差之千里,很难说是有效的对话。这样的情形在随后的文学对谈中,亦有所体现。根据过往的经验,中外作家同时出现的场合,中国作家面对讨论主题,往往以讲故事的方式应对。这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东方式的智慧,但实际上容易造成深入交流的阻碍。这一次也不例外,除了路内等少数人的发言外,刘庆邦、金宇澄等老一辈作家,主要还是在讲故事。李洱更是一口气讲了几个故事,据说光“议员家的苹果树”就在不同场合讲过4次。轮到歌德学院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发言,他首先表示,“西方和东方都是一种叙述方式,完全是一个叙述方式。东方一直代表一种幻想和梦想”,随后直白地说,大家不如讲讲实话,离开这个叙述方式。

如果说主论坛当天给每位?嘉宾的发言时间仅十分钟,不够充分的话,那么在其后进行的“中国书写与中国想象”对谈中,由于涉及不同价值体系的探讨,中外嘉宾讨论话题的差异,再次呈现在读者面前。当天的对话中,数次出现“你可能误解我了”这样的字眼。以至于翻译家马海默不得不说:“我对一个作家只有一个要求,他要写得好,没有别的要求。”随后又解释,从西方的角度看,中国作家的分析比较简单,可能算不上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很会讲一个故事,但是思维不算特别深刻”。米歇尔·康·阿克曼则对金宇澄用两种标准来看中国和西方感到“不舒服”。

赞助不到位,国外嘉宾“星光暗淡”

国外作家参与的活动环节,主要属于上海国际文学周。始于2011年的文学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策划团队,主要由作家孙甘露领衔,其他策划团队成员来自出版、媒体、作协等领域。作为上海书展重要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其嘉宾阵容每年都令人期待。不过从今年的嘉宾来看,对绝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面孔都比较陌生,甚至未曾听闻过。

与前几届勒·克莱齐奥、科尔姆·托宾、奈保尔等相比,本次来华最大牌的当属西班牙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尽管他著作众多,目前被引进中国内地的却仅有《巴托比症候群》等少量几本。不少读者对他也是比较陌生的,更多是冲着主办方和出版社“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的宣传语而来。

其他几位像任璧莲、夏汉诺夫,对中国读者来说更为陌生。尽管后者被称为哈萨克斯坦的“国家诗人”,据说在中国举行活动进场时,在场哈萨克斯坦人全部站立迎接,仿佛国家元首一般。但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恐怕只是一位长相剽悍、声音激昂的壮汉。

为何本届国外作家阵容显得不那么“璀璨”?根据笔者了解,国际大牌作家来华,一般对住宿、出场费等都有要求。之所以本届显得“星光暗淡”一些,也是因为资金赞助没有到位。

活动场地嘈杂,还有点“冷”

国外嘉宾并非一切,支撑起上海书展七天日程的,还有超过七百场的签售等各类活动。这个规模远超北京图书订货会、BIBF和全国书市。单从这项指标来说,上海书展的“第一”也着实不虚。不过在有限的场地空间里,安排如此密集的活动,势必要压缩时长,现场嘈杂等情况也不可避免。

事实上,除开单独空间的友谊会堂,在主场馆的众多活动,基本都要面对十分吵闹的环境,座位离主席台稍远可能就听不清声音。比如中华书局举办的《晚明大变局》首发式,就位于场馆的一个拐角处,紧挨着一个餐饮点。现场噪音之大,令年近八旬的樊树志老先生一再提高音量。即便如此,后排还是听得云里雾里。

人多有喧闹之纷扰,人少也有冷清之尴尬。学者李泽厚的新书《什么是道德》发布会,快到开始读者也只零零星星坐了两三排,主持人只能在十来个听众的情况下“凄凉”开场,以至于出版社负责人都说李先生的书是“曲高和寡”。本应是极有看点的一场活动,因为观众参与的原因,最终草草收场。

除了活动效果上的瑕疵,历年书展都有读者抱怨冷气开得太大,今年还是依旧。笔者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如果一直在场内走动,尚不觉得有凉意。一旦坐定十几分钟以上,就有冷气侵袭之感。大概场内认真听讲的读者,也会有这样的困扰。主办方在温度调节上想必已经有了充分的考量,但如果在细节上能更加完善,想必会更加受欢迎。

2015上海书展已成往事,BIBF已经鸣锣,这项重点在国际版权交易的博览会,向来以“道远、吃饭不方便”著称,对于读者的关照不如前者。在书展专业功能日益淡化,越来越需要更多读者关注的当下,学学上海书展的便民举措,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