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观察

上海形成多方参与文艺评论新格局

2015年12月01日14:07 来源:文汇报 作者:邵岭 点击:

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不久前获得茅盾文学奖,而早在2012年11月,《收获》杂志就在刊发这部作品的同时,配发评论家程德培、西飏分别撰写的长篇评论。一部作品同时配发两篇评论,这在《收获》历史上是第一次。《繁花》获奖后,《收获》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上再次发表这两篇评论,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同样是围绕《繁花》,《上海文化》杂志也曾破天荒地连续刊发4篇评论,以不同向度确认这部小说优秀的内在品质。

 

用评论发掘好作品、力推好作家,类似《繁花》这样的例子在上海并非个案——“上海影视四季沙龙”集结了高满堂、李洋、郑晓龙等全国影视界“大腕”,创作者和评论家面对面,为创作建言献计;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邀请知名文艺评论家和有关学者,围绕新的文化现象和创作动态、文艺思潮进行深入的研讨交流,“90后”热衷的“二次元”审美、如何创作有时代特色的上海题材作品等话题,都是在该双月座谈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并引发关注;而同时让评论界关注的是,《上海文化》和《上海艺术评论》已成为在全国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评论刊物。

 

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积极有效的评论;文化更好地为全社会所共享,同样需要评论的介入。围绕文艺创作与文化热点,着力推动文学艺术和文化评论,上海已经搭建起跨媒介平台,形成多方参与的文艺评论新机制和新格局。

 

打造网上网下评论阵地,构建评论新生态

 

一位知名作家在推出自己的长篇小说之后,曾向友人询问:为什么《上海文化》没有文章评论我的作品?要说一份评论刊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也许莫过于此。2013年,《上海文化》杂志改版,由市作协与市社科院文学所合作,单月为文学批评,双月为文化研究。改版一年之后,杂志被列入北大核心期刊。

 

文学评论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文学作品独到的鉴别力。除了发掘并推荐类似《繁花》这样的作品,杂志还以专题等形式推介路内、张怡微、周嘉宁等年轻作家。有学者认为,文学评论并不仅仅是质量鉴定。要超越好和坏的评价,对作品进行阐释。只有这样,评论才能真正成为文学的一部分。

 

立足于倡导传播优质作品、挖掘作品内在审美价值、重建评论公信力的评论刊物,在上海还有不少。它们构成了文艺与文化评论的坚实阵地,催生出评论的新生态。

 

今年,《上海艺术家》杂志更名为《上海艺术评论》,依托上海艺术研究所联系的全国学者和专家,评论类内容从原先的25%—30%一跃增加到80%—90%,正式转型为一本艺术评论双月刊。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周兵说,当艺术表现形式从单一走向综合,各艺术门类不仅按照自己的规律前进,而是相互借鉴相互比照相互杂糅,这意味着我们的审美观点也要从一元走向多元。刚刚出版的第五期杂志就推出了“原生艺术专题”,聚焦这一当下国际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受到业内的广泛好评。

 

除了纸质媒体,上海的文艺评论也努力拓展网络阵地。去年,市作协创办电子刊物《海上文坛》,探索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文艺评论,邀请全国知名评论家对上海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论,到目前为止一共做了四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加强评论阵容,青年评论家整体崛起

 

评论要扩大影响,要出作品,核心是人才。上海着力加强青年评论家队伍建设,一批年轻人才正在崛起。

 

《上海文化》开出“本刊观察”栏目,打破常规,由两位青年编辑张定浩与黄德海操刀撰写评论,很快获得圈内外的好评。如今“本刊观察”已经成为该杂志的品牌栏目,沪上另一位青年批评家项静也加入了撰稿人的队伍,三人风格各异,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成为在全国范围内都颇具知名度的青年评论家。

 

今年年中,上海还举办研讨会,将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一批青年评论家推向公众视野;与此同时,在音乐、舞台艺术、影视、美术、建筑等领域,一批1975年至1985年间出生的青年一代评论者,已经在线上线下不同媒体平台频频发表文章,成为相关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评论力量。凭借鲜明的学术风格和鲜活的评论语言,这一批青年评论家为当下的文艺批评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视角,在纷繁的文学与艺术现场“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让评论界眼前一亮。

 

扩大评论阵势,让评论真正融入社会生活

 

“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座谈会是让创作者带着作品来,带着问题来,让创作者和评论家对话;而2012年设立的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对上海主流媒体的文艺评论板块和栏目进行直接资助。专项基金设立以来,极大地鼓励了文艺评论的开展,提升了评论的导向性和影响力,成为上海扩大评论阵势的重要举措之一。

 

评论不仅能推送优秀的作品,也能帮助大众厘清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常务副所长荣跃明对记者表示,评论是文化生态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其存在,文化产品才能更顺利完成从生产到接受的过程。

 

民间智慧同样也成为上海文艺评论的来源和滋养。去年启动的“真善美”征文大赛,今年已发展为贯穿全年的系列征文比赛;在上海书展、上海影视双节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期间,各类征文大赛引发市民极大的参与热情,仅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参与人数就比去年增加了50%,与此同时,文艺演出的“观前说”和“观后评”环节,也为大众创造了与艺术家互动交流的条件。“在体验和交流过程中,文艺创作、鉴赏和评论才能逐渐与大众的社会生活形成良性互动,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和感觉结构。”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张炼红这样说。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