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姜宁】跬步之中见真义

2016年07月08日15:47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姜宁 点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人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用如椽的大笔和包举宇内的诗情,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的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竟是诗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点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长征到底是怎样的?长征途中的人们心灵感受如何?历史是无法回溯的,记忆并不能复原历史,但是由中国作协发起的“重走长征路”活动,给予了我们重新感受长征精神的机会。

众所周知,红军长征的历史就会流血牺牲的历史,是在断绝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开始的,是在敌人必欲全歼的围追堵截中完成的,是在有上顿没有下顿的饥饿中打仗的,是在几天几夜不睡觉中行军的,即便短暂的休息,也是在紧张中度过的。而我们今天重走长征路是在太平盛世中进行的,我们的装备也不可同日而语。所有这些差异,似乎都揭示这两次长征之间的“质”的差异。我认为重走长征路的意义不在于复制,而在于以当代的心灵和文化去体验当年的长征精神。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知道红军有多少倍的辛苦,从而明白社会的进步来之不易;如果能感受作为动荡年代把握自己命运的力量是多么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任何伟大的民族,任何伟大的国家,任何伟大的时代,都拥有自己的“非常之道”。散落着一地马铃声,多少代马帮人付出青春的茶马古道;当年兴盛一时的大国气象今日只能从无数断垣残壁中找寻出的丝绸之路;还有那些记录着民族融合的唐蕃古道、那些战火纷飞的秦汉栈道。只有这些缀满了历史风铃,其声不可复制的道路,才可称为非常之道。而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将中国西部最激越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和最广袤的草原串连起来,品尝其中最艰辛的行走滋味,即使今日我们第二支队走来,草原广袤,雪峰依旧,铁索犹寒。“非常之道”包含着非常之景致,其景色也不是平常景区可以比拟的。不能领会长征的精神,永远无法感受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体会,永远无法感受长征精神。

怀着敬畏之情,开始的我们重走长征路之行。在遵义会议纪念馆看到墙上留着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创作的《忆秦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漫漫长征路上,革命战士倒下了,又有红军战士站起来,只因心中的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之心;茫茫的沼泽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精神永存!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了红军永存的信念!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时代在改变,但在中国的漫漫历史书卷中,总有一些人和事,一些精神是值得铭记的。

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次悲壮的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离开瑞金的时候,有浩浩荡荡的八万六千人,可是一年后达到陕北的,只有遥遥晃晃的六千人;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时,还有八万多人,然而最后到达陕北的却几乎屈指可数。红二军团、红五军团、红六军团...红军长征时二十多万人,绝大多数人没有冲出绝境,没有看到胜利的时刻。矛盾曾说过:“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当今天我们重温长征这段悲壮史诗的时候,时代的跨越感使我们油然感恩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已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他们那种坚韧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

长征是伟大的,她的伟大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表现在她的一个个具体战役的胜利之上。出发前的数十万人,到达延安时仅剩一、二万人,尽管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但这种可见的胜利与失去相比,那实在是一种惨痛代价换来的胜利。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物质利益的得失上说,怎样也很难理解这种胜利的深远意义。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把一支代表人民利益与希望的队伍驱赶了二万五千里,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性大转移而退居到小小的延安城。然而,正是这奇迹般的战略转移,长征的伟大意义在此后一个久远的时代表现出来。直到今天,我们还得意于她,并感恩与她。正是这次举世闻名的长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她一路撒下的火种,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全国都燃烧起熊熊的革命烈火。她表现的是一种对信仰与理想的执着,对真理和目标的追求,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切,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高尚品质与顽强生命力的彰显。

长征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她的不朽更深刻表现在此后的延安精神上,表现在那种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正是这种品质所展示的楷模表率的作用,成就了共和国的辉煌之路,成就了今天人民大众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新生活。

八十年过去了,或者在80、90后年青人心中,长征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段经历...然而他们不曾想象,长征亲历者正带着他们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震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到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翻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丈量的不仅是两万五千里的距离,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和信念。长征精神要学习,更要坚持学习!在新形势下,我们就要用长征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更好地为作家服务。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的导航作用,激励我们更好地为作家服务。

长征中,面对“左”倾错误以及张国焘分裂行径的影响和干扰,面对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以及自然条件的极限性挑战,红军将士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人间奇迹,其原因就在于拥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     

今天,固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航程的风平浪静。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带来了人们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一方面扩展了人们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为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维度上的扑朔迷离,甚至于原本清晰的思想观念、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也变得模糊了。对此,我们更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更好为作家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永不言败。

《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比都黯然失色。”长征途中,红军历尽磨难,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置之死地而后生精神,红军赢得了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昭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在平时机关事务工作中,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像当年红军那样,勇于正视困难、迎接挑战,以激情、理性和智慧诠释新时代的艰苦风斗精神。

三是强化集体主义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征中,红军将士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与分裂主义行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各路红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行军途中,官兵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不仅如此,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党和人民的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长征素材中的育人资源,用实实在在是事例撼动心灵。让大家切实懂得,个性的表达必须以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为前提,个人的得失成败只有和集体的荣誉、人民的利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才真正有意义。

四是要勇于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悟出真谛。实践中锻炼成长,应该用红军长征胜利的生动历史和英雄壮举来警醒和激励自己,把长征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和素质。当然在实践中不见得总是会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来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红军将士当年“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靠着这种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缔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不朽神话。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作为一段历史,长征已渐渐远去,但是作为精神丰碑,长征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后人。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让我们高举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坚定无畏地勇敢前行!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