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程小莹】我的红军与长征

2016年07月12日14:51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程小莹 点击:

重走长征路。这让我想起20岁的时候,那时候我总是把自己幻想为一名军人。一支摩托化部队和装甲吉普;在吉普的灯光里,我看见行军的军士。我经常这样与我幻想中的军团首长聚首于作战地图前,下达出发的命令。

1976年7月,某日,我20岁生日。岁月动荡。这一年,人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就在那时,我听到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我的灵魂第一次被扯疼了。

《长征组歌》是一套完整的情绪宣泄过程,一个男人的主题,男人出发行军,从压抑、迷茫,到抗争、磨难,到转机、突破,到大捷,最后抵达辉煌……“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很压抑,伤感,悲壮。我的内心,有一种秘密被揭开,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伤感。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所有的情感寄托,都汇集到了一个伟大而英勇的名字上——“红军”。这使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个人的伤痛,是一种与国家民族共存的忧郁,于人民之中。那神秘的理解,成为我探究红军长征与《长征组歌》的一个永恒契机。

我在青春里接近红军。

红军的面容清晰了一些。在赣水苍茫的背景下,有一种油画的蓝色调。红军的面容由色块所组成,不是线条的。他们的表情都很沉默,很忧闷,是一种失落。根据地的丢失,让他们没有方向,弹尽粮绝;他们的皮肤显出粗砺的质感。他们一定要比实际的人难看,营养不良。但形体比例还是很好的。像一些形体比例对比得很好的画。他们看上去脸都有些相象。这是画的特点。同一个画家画出来的人物,面目大致是相似的。他们都很瘦弱,使我在身型上,可以更接近他们。女的把军帽往后拽了一把,露出前面额头的头发;男的军装上落着补丁;他们都打着绑腿,两条小腿便显得修长有力;这是要长征的双腿。由此及彼的联想和通感是,我们一般很难觉察到的体验——中国男人的黑而消瘦的形像;伴以军队的音乐,军号,军鼓,男女战士齐头并进。

更让我入眼的,是红军中的女子。她们和男人一起高歌猛进,队伍便显现出色彩。当男女战士唱起“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丛中盼太阳”的时候,我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是被压抑已久的喷发。这是无比强烈似曾相识的感受,其中的奥秘便是,《长征组歌》一直是表现人在行进过程中的艰难和困惑,对一个过程的完整叙述。它使人始终处于一种激越亢奋的行进状态,催人向前,爬山涉水,峰回路转,在生死搏斗的战场上,体现充满正义感的男人形像。

我在成长,这使我和红军又走近了,看到了许多相似之处。红军的神情是活跃的,是一种激情般的跳跃,却又是克制的;有女性的声音在衬托他们,让他们平静,更加坚定;女人很娇媚,尤其是一个叫“耿莲凤”的女兵,她更活跃一些,会略微摆着头,使一点眼神,激情四溢地唱道: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她咧着很大的嘴,嘴唇很薄,线条很好,吐词清晰,“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我和红军里的男人一起,即刻都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安静来自于信心,和很深刻的信仰。每个人都有“迷雾丛中盼太阳”的时候。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够干什么。那时候我像红军一样迷茫。

后来我和红军一样镇定、文雅。“耿莲凤”让我永远有一种对女兵的美好纪念。

我的红军与长征,以及《长征组歌》,就是这样在修改和补充着我的记忆。有关红军,有关男人,有关女人,有关革命,有关人生。这里面隐藏着红色的进攻姿态,是人生的深刻寓意。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那红色箭头,在湘赣闵、云贵川、陕甘宁的地图上袅娜伸展。女人在欢唱,在相送,在告别,在等待;这是所有男人相知的。我在《长征组歌》里保留了全部激情和生命体验。

红军继续转战。有许多路要走。这种行走的感觉,几乎渗透于我们人生的所有细节。永远会有出发的感觉。在《长征组歌》里,走过了我的青春,我的每一个有关红色的记忆,我的温情细节。红军在经历最后的磨难;很快,红军欢庆胜利了,“军民凯歌高入云”。就要临近尾声了。

哪一天,我们不出发了,我们回来了,我们会师了,也就结束了。如果要继续,我们就要出发。生命就是一次长征。我赋予红军与长征的意义,在长征组歌上的体验,就这样被无休止地分解;我一次次这样地走进这首歌里,走进我心目永远的红军。

红军便这样进入我的灵魂。把许多东西都覆盖了。有许多路要走。在那些天蒙蒙亮的早晨,头班电车发出刹车的尖利声音,弄堂里送牛奶的推着小车,牛奶瓶互相碰撞发出“倾倾匡匡”声。都是行进的声音。是走路的感觉。这种走路的感觉,几乎渗透于我们人生的所有细节。永远会有出发的感觉。

2016年初夏。亲历遵义会议旧址、赤水河、大渡河、泸定桥、腊子口、若尔盖高原沼泽地,远眺贡嘎雪山……红军的主题被反复提起。一路上,传颂《长征组歌》,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期,我的每一个有关红色的记忆,我的生活的路;已经要进入后半段了。再一次出发?是的。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