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兰伟琴】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2016年07月13日10:28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兰伟琴 点击:

2016年6月3日,上海市作家协会组织前往“贵州、四川”,重温当年红军长征,这个红色文学之旅,短短十天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那一座座浸染着革命先烈们鲜血的纪念丰碑,篆刻着一群普通人为了打破旧制度的桎梏、追求新生活的理想。先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而义无反顾、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留下的痕迹,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1935年1月19日,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红四团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兵分两路,一部分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则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接到强袭任务的红四团官兵,冒着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 

每个难关,都是一座丰碑,铭刻着红军先辈们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光辉业绩。当我站在岸边仰望群山,仿佛听见了马达声、马蹄声、脚步声、吼叫声和隆隆的炮声在山谷回荡;俯视河面,又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江水冲击着红军的竹筏、木船、浮桥,凛冽的寒风吹打着湿透衣衫的红军战士。我仿佛看见红军先烈殷切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满着期待和勉励,仿佛在告诉我们:打江山难,守江山难,建设江山更难。

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但到了实地后,我亲历了红军长征的路途,透过长征路线上的遗址、标牌、陵墓、纪念馆,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留下的长征印痕。那苍莽险峻的娄山关、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瑟瑟萧寒的泸定桥、荒无人烟的沼泽地、白雪皑皑的大雪山……无不记录着先烈当年所经历的饥饿、疾病、血战、死亡!

7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长征精神——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它是红军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迹。长征是举世无双的,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不管你对长征的描述是悲壮的还是伟大的、是艰险的还是苦难的,也不管你从理论上对长征理解得多么深刻、对长征路线有多么的熟悉,如果你没有实地走一走,亲身去感受、去体验,那你的理解总是不全面的,你的认识总是肤浅的,你永远感受不到红军长征的艰险与苦难。我在一路行走的过程中就在想,红军前辈们当时哪有这么好的路可走,况且他们还要身负重物行、餐风露宿地走,还要在弥漫的硝烟中穿行;他们的艰苦难以想象,可是他们的脚步无人能阻止!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挥一点革命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