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6上海国际文学周

俄罗斯文学中的母亲形象——《伊杰娅》的创作历程

2016年08月23日15:31 来源: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上海国际文学周 点击:

8月17日上午十时,2016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俄罗斯文学中的母亲形象——《伊杰娅》的创作历程”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俄罗斯作家米哈伊尔·波波夫将在论坛中分享自己创作《伊杰娅》的历程,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一同讨论对于这本书的看法。

米哈伊尔?波波夫,1957年生于哈尔科夫,俄罗斯散文家、诗人、政论家和评论家。1980年以诗歌作品登上文坛,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经出版了四部诗集和三十余部散文集、小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龚海燕主持:“《伊杰娅》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米哈伊尔?波波夫的自传体中篇小说,小说的主角是母亲,通过母亲的一生展现了苏联、俄罗斯社会的变迁。”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是目前中国跟其他国家开展的互译出版项目中进展最顺利、成果最丰富、影响最大的一个项目。互译出版项目在两国的人文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复杂变化的形势下对两国新闻出版、版权、文学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米哈伊尔?波波夫:“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国家广阔的文学园地里,主要人物的设置变化很少。在绝大多数俄罗斯古典作家的作品中,如果母亲被作者描绘的话,那么她无疑是受尊重、爱的对象,但令人惊奇的是,作家们几乎一次也没有把母亲推到首要的位置,一次也没有将母亲置于作品的中心。”

米哈伊尔?波波夫:“但是如果认为母亲是完全无关紧要,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并不重要,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且情况正相反,母亲是唯一不能被损害不能被投下阴影的形象,母亲是如此纯粹如此毫无保留,以至于不能在其后加上任何的问号。”

米哈伊尔?波波夫:“我成长在单亲家庭,从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然而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从来也没有产生过孤儿的感觉,我的妈妈曾经是如此全面和能干的人,我甚至没有机会去感觉,我的家庭并不完整。”

米哈伊尔?波波夫:“我对于祖国的思考,总是要与对妈妈的思考纠缠在一起。我跟妈妈经常谈论我们国家的历史,我恼火地、却也是饶有兴致地发现,在多数问题上妈妈秉持的观点与我不同。而它的原因不仅仅是单纯的代沟问题。当你和自己的亲生母亲找不到共同点时,这非常痛苦。有时我都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是成长在两个不同国度的,所以我们的观点和评价完全不同。”

米哈伊尔?波波夫:“然后她去世了,我开始明白,我在她面前是有罪的,我对她是不公平的,这种感觉后来不断增强。如果我没有理清对她的态度,没有与她和解,我感到将难以继续自己的生活。我很绝望,因为什么也做不了,毕竟她已经走了。”

米哈伊尔?波波夫:“但后来,我忽然想起来,我有纸,还有笔。这部中篇小说就这样诞生了。不知道妈妈是否已经在另一个世界读过它了,是否还需要它,不过我感觉心里轻松了许多,就仿佛她已经读过这篇小说并且对它表示赞许了。”

米哈伊尔?波波夫回答读者提问:“伊杰娅(идея)这个词,简单来说曾经代表共产主义;从更大范围来讲这个词相当于英文单词idea,是思想、主意这种词;从更深层次来讲,这个词有哲学意义:每个人每个存在的意义都是自己的想法,这是很复杂的事情,从这本书来讲,我想表达的是深层次的意思。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我的母亲就叫做伊杰娅。”

张洪波:“我非常荣幸地看了译者李宏梅的译后记,我被感动了。在我1992年大学毕业之前我的母亲也去世了,没有享受我的任何回报和关心就离开了我。米哈伊尔?波波夫说过去的年代比较复杂、艰难,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当我们想要孝敬父母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在了,所以要用笔把它记录下来。”

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位教授谈及了对翻译的看法: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中精准表达原作的表层与内在层次。一是翻译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世界需要交流;二是翻译永远在攀登,艺术里存在完美,而翻译是永远在追求完美。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