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解放日报:沪上评论家共同探讨茅盾作品的影视改编

2016年09月08日15:1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君娜 点击:

今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上海文联文艺会堂近日放映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春蚕》,此前,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蚀》五部曲完整连放,让观众过足瘾头。趁着电影放映的热度,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茅盾——从小说到电影研讨会”同期举行。众多沪上电影评论家围绕茅盾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聚焦文学遗产电影的坚持与创新。

文学电影本身就是文学启蒙

将茅盾的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看来,最大体会是“向现实主义传统致敬”。“我们看郑大圣的《蚀》,经常会找到现实对应,这就是现实主义的魅力,只要紧紧抓住现实主义的内核,就会发现历史和现代的相似之处。今天,我们拍鲁迅、茅盾的作品,这些东西肯定会在大银幕上留下来。所谓抓各种艺术主张,还不如抓住功底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经典。”

除艺术主张外,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突破440亿,但公认的中国影片佳作却数量寥寥。上海影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直言:“如果拿电影去和国外交流,我们当下的国产片根本拿不出手。中国为什么不能像BBC那样做文学遗产电影?他们就是从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作家作品一路拍下去。今天,我们许多人接触文学名著的第一步往往是从电影开始,文学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启蒙。”

在石川看来,中国有文学IP(知识产权)的富矿,但文学遗产电影的削弱,跟现在的电影产业和市场有关。“即便是今天拍的《春蚕》或《蚀》,这两部片子也是所谓的‘富田穷耕’。好的题材加上充裕的资金,才能保证拍出质量。”

忠于原著也需进一步创新

翻拍经典文学作品,并不是简单的为原著“背书”。

郑大圣执导的《蚀》大刀阔斧地改写了茅盾原作的情节,重新梳理两对青年男女纠结交集的四段人生路,把《蚀》拍成五部曲:《春风桃李》《章台秋柳》《怀朴抱素》《江枫渔火》和《霜天晓角》。“茅盾创作这部小说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起步。我们改编的时候,面临的是如何把一个90年前的故事拍给现在的人看,小说写的是一帮年轻人的故事,我们又怎么诠释给当下的年轻人?”

而朱枫导演的电影《春蚕》,采用了茅盾其他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浙江农村的故事,但朱枫将现代人对当时社会的理解融入到影片中,借此考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表示:“将中国的文学经典改编成影视作品成功的很少。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改编容易被质疑。从熟悉的文学语言到蒙太奇式的电影语言,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作品更有生命力?电影是另外一种艺术,完全可以借助经典原著里的某一个因子,让它重新得到阐述。好的改编可以把原著潜在的价值挖掘出来。”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