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上海观察:纪念《随想录》创作完成30周年,“打开”一本讲真话的大书

2016年10月17日10:29 来源:上海观察 作者:施晨露 点击:

1978年至1986年,八年时光,一百五十篇“随想”,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巴金先生拖着病体,在垂暮之年,一字一句写下《随想录》。他说,“《随想录》是我最后的著作,是解释自己、解剖自己的书。”今年是《随想录》创作完成30周年,由巴金故居主办的“讲真话——纪念《随想录》创作完成三十周年图片文献展图片”16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讲真话”是巴金先生对于《随想录》核心思想的总结,也是贯穿他晚年的人生信念。“我又想起了老托尔斯泰,他写了那么多的书,他的《全集》有九十大册,他还是得不到人们理解,为了说服读者,他八十一岁带着一个女儿离家出走。他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却没有想到中途染病死在火车站上。俄罗斯大作家给我指出一条路。改变自己的生活,消除言行的矛盾,这就是讲真话。现在我看清楚了这样一条路,我要走下去,不回头。”巴金先生这样写道,而“讲真话”三个字也在《随想录》真挚深沉的话语中走进无数读者心里,树立起不可摧折的人生标杆,促使人们反思过去、反省自身,清醒本真地认识历史、面对现实。

为坚持“讲真话”,《随想录》在巴金一篇篇的辩驳、剖析、回忆中逐渐诞生,这也是《随想录》著作和此次展览的核心主旨。展览围绕《随想录》的创作、内容、影响分为“探索”、“真话”、“再思”三个篇章。

“探索”篇将1978至1986年间巴金创作《随想录》的历程,以编年体的形式依次呈现。顺着时间轨迹,巴老每一年度创作的《随想录》文字、珍贵影像、手稿图片、媒体报道仿真件组合在一起,并将当年发生的影响时代进展的社会大事备注在旁,重现巴金彼时写作的形象、心情和引起的社会反响,仿佛追随着他一步步把《随想录》写作坚持下来。

“真话”篇梳理了《随想录》全书内容,“《随想录》中的人”展示了巴金笔下的鲁迅、马宗融、叶圣陶、胡愈之、方令孺、老舍、李健吾、赵丹、萧珊等名家;“《随想录》中的事”列举了《随想录》中涉及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文化事件;“《随想录》中的主张”梳理出《随想录》中的主要观点,如“创作自由不是天赐的”、“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学生”、“作家不是机器人”等,凝练直白,引人深思。

“再思”篇将巴金晚年思考、著作视作“《随想录》体系”,反映《随想录》引起的社会反响,随着对《随想录》研究的逐步深入,带动读者与巴金一起沉思和追问。

“书”是展厅设计的关键词,读完“序言”入场,迎面便是顶天立地的一面书墙,数十册各版本《随想录》整齐排放,转角处的分隔墙也设计成书脊的形式,互动区从天而降的“书雨”、“真话”篇中两米多高不断变换影像文字的“站立的大书”……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希望参观者走进展场犹如步入《随想录》的书本中,翻阅的是《随想录》的成长史、人物史、事件史、发展史,“打开”这本讲真话的大书,走进巴老的内心世界。展览互动区中,参观者戴上VR设备犹如置身巴金故居的一间间房间;另一侧,两千多根铅笔组成的巴金头像中,参观者也可随意抽取铅笔,在铜版画浮雕上涂画拓印,拓出画像留作纪念。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