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澎湃新闻:上海首本纯文学选刊出版,《思南文学选刊》要做纸上书房

2017年02月23日15:25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莫琪 点击:

每周六相约一位作家、听一场文学讲座,举办三年的思南读书会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新文化地标。读书会策划人之一、作家孙甘露称其为“城市的书房”。据悉,沪上首本纯文学选刊《思南文学选刊》(下简称《选刊》)也将面世,再为上海读者打造一个“纸上书房”。

《选刊》是双月刊,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作家孙甘露主编,青年评论家黄德海、项静担任副主编。过去一周,《选刊》将出的消息在文学爱好者的朋友圈里已掀起了一波“刷屏”热。本周六,《选刊》的首发式将在思南读书会举办。

思南读书会缘起于2013年的上海书展,当时思南公馆承办了书展中的上海国际文学周部分活动。2014年2月15日起,思南读书会成为一个常态化的公益性读书会,在思南文学之家定期举行。读书会至今已举办一百六十余期,共有近400位作家、学者等来此与上海读者相会。

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奈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莫言,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贾平凹、毕飞宇、格非等;从江晓原、严锋神侃《星球大战》,到彼得·汉德克谈戏剧创作;从儿童的绘本世界到年轻人的爱情观……不同年代的读者都能在思南读书会上“撞见”一个有缘的作者。

孙甘露解释,读书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荣气象,有赖于上海市各部门和大量的幕后功臣,这个功臣名单,汇聚了上海重要的青年文化力量,包括媒体记者、杂志、出版社的编辑、评论家、高校学者,每一期选题都经过精心考虑。“我们对书的选择标准是品质、价值、已有或将至的影响力,畅销与否并不是决定性的”,孙甘露认为,值得分享的书,必是能让读者由此观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中有卓越特质的作品。

那《选刊》是否只是思南读书会的文字版呢?黄德海透露,《选刊》的第一期一年前就开始准备,收录的主要是3-6个月内,在期刊、图书、网络出版发表的文章,对于部分关注度不高但优质的作品可放宽到一年半,标准是“好”。“这些作品均在《收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期刊上发表过,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选出我们认为最‘好’的作品,好形式、好构思、好文字、好见识、好尝试……”如项静强调的那样,“作品的语言和叙事语调是重要的考量对象,希望能够选取跟复杂生活相称的内容和语言形式,尽量避免程式化、重复性的写作,推举一种有力量、有发现的品质写作。”

黄德海表示,《选刊》的作者与思南读书会的嘉宾并不追求重合,但也不刻意回避。选刊既重视作品已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家,也注意呈现新的、有潜力的文学写作者,“试图呈现出当下文学写作的丰富生态”。

项静向澎湃新闻记者进一步介绍,《选刊》目前有六大栏目,包括“叙事”“诗歌”和“随笔”等栏目,选刊作家近期发表的作品,注重语言的密度、作品中蕴含的个人和时代讯息,以及作者对文学形式的自觉意识,第一期收入了弋舟的《随园》、李修文的《长安陌上无穷树》、肖江虹的《傩面》、李敬泽的《抹香》等。“对读”栏目是对文学面临的似远实近的问题的一瞥,以后还会有各种社会、文化、思想话题,希望以此拓展文学爱好者的思维广度。“重温”选取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考虑的是其背后的历史脉络,第一期收入了刘益庾译福楼拜《淳朴的心》。“资讯”栏目请作家、译者btr执笔撰写了近期文学信息,增加刊物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除“资讯”外,《选刊》收入的是非首发作品,“二次选择”注定考验编者的眼光、品位,让优秀的评论家当选家,无异于一次提前到来的检阅与批评。对于《选刊》能吸引怎样的读者,项静告诉记者,除了文学圈的很多人对杂志非常感兴趣,山东实验中学的一位特级语文教师看了杂志目录,认为非常值得作为优秀读物推荐给中学生。黄德海则表示,杂志既考虑所选作品的品质,也非常重视可读性,既看从中看到历史的斑驳,又能感受到现实的鲜活,期望大量的潜在读者能关心这个刊物。

孙甘露表示,在思南读书会举办的这三年里,他目睹过奈保尔看到酷暑天聚集起大量读者时惊讶的脸,也见过自发离场在暴雨中等候第二场活动的读者们,还有静静在角落里听讲的盲人“读者”……他将思南读书会比为上海的书房,抑或一座灯塔,永远在那里,等待一个“需要那道亮光的人”,“《选刊》也一样,它静静地立在那里,希望在人们在需要的时候能看到那丝光芒。”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