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民国十大女作家之一、松江籍老作家罗洪作品研讨会首次举行

2017年07月31日09:47 来源:文汇报 作者:乔进礼 点击:

7月28日,曾与冰心、丁玲、萧红、凌叔华等人并称民国十大女作家、松江籍老作家罗洪作品研讨会暨《罗洪小说精选》首发式,由上海作协和松江区文联联合举办。据悉这是首次举办罗洪作品研讨会。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及沪上部分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等出席。研讨会由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主持。

罗洪于1910年11月出生于上海松江,于今年2月27日凌晨离世,享年107岁,是上海文坛最年长、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迄今发现最年长的女作家。她一生著作极多,193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在无聊的时候》,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腐鼠集》,1937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春王正月》。抗战期间,她发表大量作品,分别收入《流浪的一年》《孤岛时代》《儿童节》等集子中。后又相继出版《活路》《鬼影》《这时代》《逝去的岁月》等集子。

▲年轻时的罗洪

▲百岁罗洪

中国著名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作家赵景深在《文坛忆旧》里说:“倘若容我说一句臆想的话,那么在我的阅读范围以内,以前的女小说家只能说是诗人,罗洪女士才是真正的小说家。”如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作家、翻译家赵家璧评价罗洪及其长篇小说《春王正月》说:“作者在小说后半部对因程之廉的绸缎铺濒临破产而惨遭损害的一群形形色色小市民储蓄户的生动描绘,饱含着对受害者的无限同情,至今读来,还是感人心肺的。”中国意识流小说奠基人施蛰存在《罗洪,其人及其作品》中说:“罗洪之为人,是典型的江南女性,理智控制着热情,冷静的观察代替了浪漫的幻想。她的小说之所以成为一种几乎接近于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正好说明了‘文如其人’这一条古今中外的文学原理。”

▲1949年9月,上海。前排左起:赵景深、徐调孚、叶圣陶、善秉仁、朱雯、罗洪。后排左起:唐弢、范泉、梅林、臧克家、孔令境、高尔康、赵尔谦。

▲1959年参观新安江水电站工地的合影。左起何功超、唐弢、魏金枝、罗洪、萧珊、工作人员、巴金、柯灵、辛笛。

罗洪创作一生,却从没举办过作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正是弥补了这样的遗憾。在研讨会现场,王伟书记表示:“此次研讨会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作品研究的本身,通过罗洪的作品可以看出大时代的小叙写,为当代写作者们更好地描摹现在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蓝本。 ”王纪人教授则评价说:“罗洪尽管没有大红大紫,但是密集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代下的社会生活,这在女作家当中极为少见。”评论家杨斌华认为:“罗洪作品偏向于自然主义,不仅描写了大上海的繁华,同时揭示了这种繁华之下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相反现在的作家描写的比较多的是闲愁,而不是万古愁。 ”作家孔明珠更是将罗洪称作“新女性的一个代表”、“对人性有非常深刻的剖析”。

来自上海作协的阎小娴、朱大建、薛舒、朱蕊、杨绣丽、徐如麒等人,以及来自松江文联的王勉、许平、方崇智、王永顺等,也根据自己的经历,回忆了与罗洪的点点滴滴,并对罗洪作品进行简要评价。王勉讲到了罗洪在民国曾与丁玲、冰心等齐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故乡也一往情深,并关照了不少年轻的写作者。王永顺则首次宣称,他藏有罗洪寄给他的40多封信,其中记载了罗洪的家事、成长史以及对朱雯的感情。

据松江区文联主席王勉介绍,去年12月底,松江区文联就计划出版《罗洪小说精选》。今年1月6日,相关人员专程赴罗洪家中探望并说明来意,罗洪爽快地答应了大家的要求。《罗洪小说精选》这本书,共选编了罗洪的长篇小说《春王正月》、中篇小说《声声急》以及短篇小说《儿童节》《鬼影》《王伯炎与李四爷》《这时代》《倪胡子》等。编选者在参考众多版本的基础上,为保持小说的原汁原味,只对原稿中的个别错讹进行核校。此书的出版得到了松江区委宣传部及罗洪之子朱行健的支持。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