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

《古今海龙屯》创作分享讲座

2017年08月21日09:54 来源: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文字 / 龚空觉 摄影 点击:

8月19日晚上7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携新作《古今海龙屯》做客海派文化中心,以“山水之间有故事”为主题,与读者分享小说创作中的灵感与体验。

(图:叶辛)

作家叶辛的写作一直都与贵州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他对第二故乡和知青岁月记忆深厚的体现。在新作《古今海龙屯》中,叶辛将遵义古播州土地上的海龙屯作为着眼点,书写了四百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万历三大征”之一——平播之战,同时描绘了一段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爱情故事。

《古今海龙屯》将知青题材与平播之役串联起来,结合历史材料、民间传说、人物故事,重现了海龙屯的前世今生和一个家族的风云变幻,也反映了时代的历史风貌。海龙屯在遵义高坪的龙岩山上,地势颇为奇特,虽然远看是“山”字型,但山顶平坦宽阔,可建宫殿,有“飞鸟腾猿,不能逾者”之称。它由播州土司家族经营了725年,最终毁于明末的平播之役。

对于在贵州插队落户工作了十年的叶辛来说,有一个念头他思考已久,那就是写遵义的悠久历史。之所以未下笔,是因为难以寻找到切入点,“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要写平播之役、写海龙屯,不能光写这场战争,要从'今天'写到'昨天',再从'昨天'写到'今天',这让我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角度。”

叶辛对贵州食物记忆深刻,所以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对海龙屯的食物描写也十分生动,遵义的牛肉、海龙屯的蔬菜,这些吃食作为当地特色也颇费笔墨。

为写海龙屯的历史,叶辛问遵义老乡、问研究人员、问文化学者,他开始回忆当时是如何知道海龙屯、了解遵义这块土地的。于是,小说从1973年写起,从他的知青岁月开始,以一只青花瓷瓶为线索,延伸到主角书画教员黄山松,又延伸到书中的各个人物,如播州女子杨心一、土司王杨应龙,写一对知青情侣从“棒打鸳鸯”到“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海龙屯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使得整本小说从环境到人物都丰盈饱满。

在读者问答环节,对于“小说就是编故事”的问题,叶辛回答道:“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虚构的,但虚构不是编,虚构是合情合理的,不是凭空而来的。艺术的真实和小说的真实是不一样的,我的小说是基于我的知青生活而来的,但生活往往有更刻骨铭心、意想不到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让不同的写作者写成小说,由于艺术手法上的限制,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不同的。”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