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

文学对谈:人工智能会消灭人类吗?

2017年08月21日09:39 来源: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文字 / 钱空悦 摄影 点击:

8月19日下午两点,思南文学之家请到科幻作家韩松与学者江晓原,来一起探讨“人工智能会消灭人类吗”的各种可能。

(图左起:韩松 江晓原)

《驱魔》是韩松的新作,医院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关于在人工智能全面接管人类社会后的想象。在那个世界里,药战争代替了核战争。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机器却变得越来越像人。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渐渐吞噬了人类社会。到第三部作品中,他会着力构想,在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社会后,人类去了哪里,是否存在,以及什么才是人类死后的世界。他在小说中给出的答案可能与千百年来的文明史都不一样——在彼岸等待的可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说不定是一座医院,人类被推进去,完成一个循环,以另一种方式永生。

江晓原称,自己是坚定的人工智能反对者,在这一点上他和韩松站在同一阵营。他认为,从近期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取代大批岗位,造成失业大潮;等发展到中期,它就面临失控的危险;到了远期,它会使人类的生活意义彻底消失。相关产业的从业者总是致力于向大众描绘美好的未来图景,然而事实是他们都回避了科技不好的一面。以alpha狗为例,人工智能的成长速度格外惊人,飞跃性的知识获取后极易失控。可惜的是,alpha狗的炒作促使了更多的资金流向了人工智能的研发。

韩松提出,从19世纪科幻小说的诞生开始,以《弗兰肯斯坦》为例,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就是永恒的母题。江晓原也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很多的社会问题,而科幻小说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使读者提高对科技的戒心。

同时,韩松认为,危险的技术往往是很多高端技术的结合造成的。比如在小说《驱魔》中,人类驱使人工智能代替医生,作为更精准,更全能,更不知疲倦的医疗设备运行。但是当它发现自己也有无法治好的疾病时,他开始怀疑自己作为人工智能的身份。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