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上海诗人古城绍兴采风,研讨中华创世神话创作

2017年09月06日10:12 来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点击:

参加“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史诗创作的上海诗人和部分评论家,9月1日至2日到古城绍兴采风,并结合首批创作成果进行专题研讨,就史诗创作的手法、体例等作交流探索。

在市委宣传部部署推进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教育传播工程中,上海市作家协会承担了中华创世神话史诗创作的任务。这项创作工程自今年4月启动,上海作协组织了创作团队,准备采取长篇叙事组诗的体裁、集体创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的方式,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华创世神话史诗的首版创作。

新创作的史诗分现代诗和旧体诗两个版本,分别由上海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和上海诗词学会牵头负责。参与创作者都是上海写作经验丰富的诗人,包括褚水敖、张烨、缪克构、徐芳、杨绣丽、孙思、孙悦、薛锡祥、洪亮、徐俊国、邹平、黄福海、陈繁华、钟菡等,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赵丽宏将承担序诗写作和完篇统筹。经过对中华创世神话的专题学习和资料研究后,参与创作的诗人于6月开始投入首批神话故事的诗歌创作,至8月中按计划完成《混沌开辟》《巫山瑶姬》《大战蚩尤》《后羿射日》等九篇的写作,诗行数依故事内容的丰简从100行到1000行不等。

考虑到中华创世神话史诗创作前无古人,是一项全新的尝试,上海作协在部署创作任务时,确定了“样本先行”的方针,由诗人们首批创作完成的作品,就成为鲜活的样本,经过交流研讨,可以为后续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为此,借这次安排诗人赴绍兴采风、参观大禹陵等与中华创世神话相关遗迹的机会,上海作协组织了专题研讨。

研讨会上,参与史诗创作的核心成员褚水敖、张烨等和评论家杨斌华、胡晓军、杨剑龙、陈青生一起,针对首批创作过程及作品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与会者认为,首批创作完成的“样本”在风格、技巧、手法上体现了一定的成熟度,虽然是分工合作,但大家紧扣主旨,力求构造磅礴的神话气势、跌宕的故事节奏,也注意到了叙事和抒情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连贯,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神话的魅力。同时,首批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呈现产品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譬如在故事推演的同时,神话人物性格塑造还不够鲜明;不同篇章的形制差异——包括故事展开的程度、诗体语言的长短等,还比较大;叙事部分仍需强化,抒情则需把控尺度和方法、以保证史诗叙事为主的风格;如何使当代意识融入诗行中,又避免引发史诗“穿越”的效果,等等。

当日的讨论进行了将近四小时,远超预期时间。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在总结发言时,对大家积极参与史诗创作的热情,以及首批创作取得的基本成果和经验表示肯定。他说,鉴于中华创世神话之前从未以诗歌形式完整地整理、呈现过,我们这次创作也是一次“开天辟地”之举,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崭新尝试。希望大家在每篇的内容布局和思想内涵上作进一步提升,坚持叙事为主体、抒情服务于叙事的手法,在故事情节上继续做好深化和延展、不断丰富故事内容,在写作风格和手法上可以有相对差异,但力求大体统一。希望经过上海各位诗人的努力,能够把中华创世神话首次以完整的史诗版的样式呈现给广大的读者。

此次赴绍兴期间,创作团队还赴会稽山中的大禹陵采风。大禹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被钦定为全国36座王陵之一。上海诗人和评论家们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禹陵、禹祠、禹庙,在群山环抱、奇峰林立之中,听若耶清流潺潺东去,缅怀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功德,激发创作中华创世神话史诗的灵感。

据悉,“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史诗创作拟在年底前拿出完整的初版,明年年初进行评审并修改,同时研究部署后续向其他文学门类的转化,以更加丰富的文学手段,广泛、持久地传播中华创世神话。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