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为83年历史“亚洲第一公寓”立传,这部沪语对白小说出版早于《繁花》

2018年04月08日10:1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点击:

苏州河北岸转角,1935年,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的一排住宅大楼落成,称为“河滨大楼”。该大楼为当时上海单体建筑总面积最大的公寓住宅楼,也有“亚洲第一公寓”之称,其“∽”平面形设计绝无仅有,建筑四面临马路,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时至今日,河滨大楼依然有700户住户,在其80多年历史中,犹如一部讲述流动和融合的移民史,也如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

上海人徐策是河滨大楼曾经的住户之一,1958年至1965年,他在这里度过了整个童年。随着年龄渐增,重返生命源头河滨大楼的念头在他心里越来越浓烈。“那里留有我的父辈人生死挣扎的乐与苦、聚与散、浮与沉、生与死,锥心之痛难以释怀。河滨大楼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空轮回般的历史风貌,以巨大的气场强烈地震撼和吸引着我。”徐策说,在城市的剧烈变动中,一些有价值的老建筑、有特定意义的居民区,或消失,或隐秘,或被改换头面。人口转移、老龄化加剧、知情人逐渐故去,使得城市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都面临着挑战。游历过欧美一些历史名城,往往惊叹或艳羡于他们对老建筑的保护,诸如巴黎圣母院这样的知名建筑与名著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相勾连,在现实与虚构、传说与传奇之间产生了意趣无穷的互动,这些都给了他触动和启发。然而,“真正打算为河滨大楼立传,这个鲁莽和果断的想法”,还是让他吓了一跳。河滨大楼的“履历表”摆在那里,淞沪一二八战争、太平洋战争、国工内战爆发、上海解放、再到此后大大小小的运动……无不在这幢大楼里引起震荡或波动,勾连起许许多多人和家庭命运的惊变。这一幅历史画卷、“新老上海人”的移民手卷,内容庞杂、丰富。要想深入了解它、贴近它、破译和解构它,“太难!”

好在徐策并未被吓退,他以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容量接近这一目标。三部曲第一部《上海霓虹》201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5年后,第二部《魔都》由文汇出版社推出,如今,退休之年的徐策正在向第三部迈进。上世纪80年代,徐策曾是上海作协“青创班”第二期学员,此后长期在新闻单位工作。“应该像这一代人漫长而坚韧的文学创作致敬”,在为《上海霓虹》《魔都》举办的作品研讨会上,上海作协研究室主任杨斌华说,《上海霓虹》使用大量沪语对白,出版时间甚至早于后来大热的《繁花》,作品中体现的较为自觉的语言意识和对海派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值得深入探讨。

在两部小说特约责任编辑甫跃辉看来,河滨大楼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精巧象征。首先,大楼的建造者并非国人,而是外来的犹太人,这正应和了小说中的主角娇鹂和祖鸿的新上海人身份,从更大的层面来说,也应和了上海这座由一代代移民构筑起来的城市的身份。其次,大楼的地位显赫,曾是名声煊赫的“亚洲第一公寓”,这也应和了上海这座城市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河滨大楼位于苏州河边上,苏州河对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河滨大楼是空间,和它相伴的苏州河则是时间,时间空间在此被精巧地置放在一起。如此说来,河滨大楼就不再是一栋简单的大厦,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发生地,这个故事发生地的是具有精准的象征意义的。

“我小时候就住在河滨大楼对面,从来没数清楚过河滨大楼的窗户究竟有多少扇,我曾经无数次绕着河滨大楼走过,也曾向里面张望过,河滨大楼周围的建筑都曾出现在我的作品中,但我的触角始终不能伸进大楼里面。读了徐策的小说,我终于‘走进’了这栋大楼,认识了在里面生活的各式各样的人。”上海作协副主席、作家赵丽宏说,读徐策的小说就像听评弹,也如观赏《清明上河图》,每一个局面都可以用放大镜放大,他对历史时期的精细而准确的描述几乎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通过一栋大楼的变迁写出这座城市的变迁和这个时代的创伤,“史诗未必一定是宏大叙事,也能靠细节取胜。”

《上海霓虹》《魔都》中的沪语写作则引发不同讨论。赵丽宏认为,小说中的沪语使用略显“过度”,“有上海腔调很好,但不能让北方读者看不懂,特别是小说中常出现括号,括号里是上海话的解释,完全可以把括号前的文字改成别人看得懂的上海话,并不影响小说的特色。”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评论家杨扬认为,上海地方风貌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上海方言通过人物的嘴巴和小说的叙述呈现出来,这一点已经有很多作品做过实验,但更深的层面应该体现在腔调上,与口语相比,更能体现出文学和语言艺术的魅力,即便用普通话写,也能让人看出这种表述方式只有上海人或在上海生活的人才会这样用,如何把上海城市的语言和文化神韵展示出来,对于上海作家来说是一种考验。

《上海霓虹》《魔都》的故事截止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三部曲的终结篇章,无疑将迈向和接近上海的现在。”通过多年寻访、挖掘,我感到自己与这座大楼贴得更近了,但越试图贴近它,深入到它凝聚的人文和历史,人性和命运中去,也越感觉到它的内里极其丰富,甚至让人有些琢磨不透。这份原动力吸引我继续前进,真正发掘有价值的东西。我要做的就是把正在发生、将要发生、曾经发生的故事,用虚构的手法艺术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绵薄之力写一写我眼中的上海,也算是留下一份微不足道的个人化的城市观照与心灵记录。”徐策说。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