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一天之内,魔都新开多家书店!最温暖与最酷炫的都在这里

2018年04月24日10:53 来源:未知 作者:许旸 卫中 李思文 点击:

你理想中的实体书店是何种模样?昨天世界读书日上海新开的多家书店至少给出了三种“提案”——率先开启“无人”智能设计的志达书店升级版,直接刷脸的“新零售+”模式未来感十足,走的是酷炫科技路线;精心上架众多限量版中外古董书的思南书局,历史建筑外壳里包裹着诚挚温暖的人文情怀;坐拥得天独厚上海作家协会资源的作家书店,是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打卡”圣地,当你摩挲着心仪作家签名本和系列周边设计,与文学名家面对面时,书店深耕原创纯文学细分领域的辨识度令人过目不忘……

如果说,过去几年不少话题的讨论停留在书店里要不要加入咖啡、文创产品等,如今人们已经不讶异于餐饮咖啡等商业业态入驻书店,而是更期待实体书店培育出新场景、新体验、新空间,升级为多元文化方式体验场所,予人眼前一亮、心跳加速的感觉。继去年新开20余家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后,上海今年内又将推出十余家蕴含创新因子的实体书店。其中,不少书店引入了新零售和消费升级概念,让众多喜爱阅读、希冀提升未来生活品质的市民拥有了更多自由选项,也为城市文化综合体持久赋能。

来到新书店,读者找寻或邂逅的不单是图书或产品,更是书店的品牌和服务所营造的“综合人格”——这家书店是充满智慧的渊博老者,还是走在时尚前沿的潮流人士?是沉静内敛的小家碧玉,还是光芒四射的社交明星?学者顾晓鸣说,眼下评估一家实体书店的综合魅力值,书店力、设计力、场景营造力、街区导流力,都是关键维度,换句话说,好的书店就像“定海神针”,加重了所在街区的分量,成为思想火花迸发的城市文化聚合地。

如今,书店通过技术升级、营销升级、服务升级,完成了从购物空间到文化空间,再到生活美学的转变。上海这批新出现的实体书店,为城市增添新型阅读文化品牌、文化样本、文化地标的同时,将培育孵化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新生态,给生活带来更多全新美好体验。

【思南书局 复兴中路517号】

“这扇门通往了更广阔幽深的精神世界,让复兴中路517号这栋历史保护建筑焕发出新生机,以后爱书的人听完思南读书会,再到思南书局里逛逛,不晓得多惬意。”当84岁法语翻译家、思南读书会年度荣誉读者之一马振骋接过钥匙,与退休工程师许树建、思南书集营业员代表包之梦一起,开启思南书局的大门时,许多前来探店的作家、读者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书店面世迎客的瞬间。昨天下午忽然来到的急雨滂沱,丝毫没有影响读者的热情。

正式揭牌的思南书局,是一家365天在线、为上海文旅商生态注入全新书香元素的新型书店,与思南街区文化氛围相得益彰。“思南书局不仅仅是单一的书店,它从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读书会、选刊而来,是思南精神的延续。”作家孙甘露这样说。

四年来,从一周一次的思南读书会,到连续60天的快闪书店,再到每天开放10小时的思南书局实体店,思南文化品牌IP效应惊人,见证了上海出版文化界探索新型阅读文化空间的足迹。思南书局这座掩映在梧桐树下的摩登城市书房,成为向海内外作家、学者、市民敞开怀抱的常态化城市文化客厅。

砖红墨绿相间的撞色设计,镂空书架与沙发桌椅交错,转角遇见小而美的交流空间,顺着螺旋扶梯往上,四层楼的思南书局就像迷人的书香宝矿。“以前在查令十字街和神保町西文书店里,楼上楼下找书的那种乐趣在思南书局重现了。”出版人、翻译家黄昱宁探店后的感叹,引发了许多共鸣。

在极富历史感的环境里,思南书局配置了近万种中外文的人文学术图书及一系列阅读文化单元:一楼选配近2500种历史、哲学类图书,设有读者专属书房;二楼是主入口,内设书局推荐榜单、伦敦书评书店新书榜单,精选近2000种中外文学图书及品牌杂志;三楼主打中外文艺术类图书等。近200个版本的西文古董书与旧版书,为喜爱外文哲学、文学珍稀版本的收藏者提供了机会,一版一印的1886年30卷《狄更斯全集》、1670年第一版斯宾诺莎的荷兰文版《神学政治论》、乔伊斯《芬尼根的守灵夜》1935年第一个英文版本……这些令资深书虫两眼放光的珍藏限量版图书,都在书架上静候知音。

有人说,书店的灵魂在于选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专门组建的选书专家团队,长期跟踪、捕捉和遴选当下最新优质的中外文版图书品种。这正是“书店力”的直观体现——把好书和阅读放在重要的位置,重构陈列和编辑的方式,突破传统的图书馆分类法,更多按照兴趣以及推荐的内在逻辑,与文创产生更多链接。

年度读者之一许树建参加了整整四年的思南读书会活动,他的“打卡地图”上又多了思南书局这一城市文化地标。“一个文学白丁,开始了思南白描。读书沙龙的交流碰撞,让我看到世界丰富的宽度和无限的深度。”让他欣喜的是,接下来思南书局还将举办一系列阅读文化活动,“思南下午茶”、“一个人”系列文化活动、“二人书房”,还有美食日、时尚日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带来更多独特的文化体验。

【作家书店:巨鹿路677号】

修葺一新的作家书店选在昨天重新开业。在巨鹿路677号的作家书店内,一位年轻读者告诉记者,他曾经在作家书店买过作家签名书,很喜欢这家书店,得知书店重新开业,他立即决定来店里“打卡”。

此前,作家书店受条件所限,主要为作家服务,也会有读者慕名而来。虽然作家书店的知名度不高,但在许多文学爱好者心目中却是文学创作的“娘家”。

昨天下午,孙甘露、程永新、吴亮、黄德海等知名作家和出版人陆续来到书店。经过半年多装修,现在的作家书店已经焕然一新,经营条件大为改善,独占了一幢沿街小楼的上下两层,楼上是咖啡厅,楼下作为书店营业场所。

作为上海作协创办的主题书店,在挑选书籍品种上自然秉持了高品位和高水准。“作家书店选择的是文学爱好者应读和必读的书。”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谈到店内陈列图书品种时非常自信地说。记者看到,书店推荐作品中,《回望》《仙缘与尘缘》《缥缈的峰》《巴金日记》《蹉跎岁月》等多部优秀作品在列。

书店负责人介绍,作家书店内现有图书近三千种,八成以上是文学类著作。今后作家书店将继续出售莫言、余华、毕飞宇、刘醒龙、周大新等著名作家的图书签名本,并且会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定期组织活动。

【志达书店 国权路525号】

树荫浓密的国权路上,咖啡屋、便利店一早开始忙碌。普通又熟悉的城市日常,在昨天一早有了变化。随着一扇蝴蝶翅膀似的连体门朝外打开,志达书店门口,一方电子屏幕亮起荧光。

走进书店,站在感应区,拿起手机“刷脸”,店内“二重门”便自动打开。接下来的选书、支付全程无人干扰,即拿即走。开了14年的志达书店,携手天猫率先开启书店的“无人时代”,成为全国第一家智慧未来书店。

“新零售+”让实体书店更开放、更智能

“进门之后,有摄像头对着我扫描,手机绑定支付宝之后就能进来买书了。”一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女孩惊讶于志达书店的变化。她说,志达书店是自己小时候常来看书的地方,以前书店旧旧的,现在看起来明亮大方。“书店全程自助,这下一定能吸引很多学生群体来‘打卡’发朋友圈。”

无人书店的诞生,是传统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一条创新之路。志达书店是入住淘宝的第一批书店之一,如今又将天猫“新零售+”无人店技术的创新体验注入了书店。店内无人值守,每本书下方均贴了价签和RFID识别码,结账时只需要站到出口再次让摄像头核对一次,不用扫码,系统便会自动为书籍结算付款。

网络书店的经营经验给志达书店创始人邹斌带来不少启发。“书店寻求创新发展已成必然,传统实体书店可以依靠创新体验重新焕发活力。线上和线下都有合适它的商品和服务,可以通过整合,有针对性地满足那些真正的顾客。”邹斌希望通过新零售的实践,革新经营模式,提供全新的购书和阅读体验。

网联网技术赋能下,零售店铺走向智能化将是发展趋势。对实体书店而言,从图书选品到货架摆放、定位读者喜好,这一过程将贯穿着革新与再造。未来书店就像一个智能盒子,它知道什么人打开了盒子,也知道什么东西被带走。随着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和提取特征技术进一步发展,无人模式的书店无疑充满想象空间。

引领文化和精神生活,不止步于“新奇特”

国权路曾经以聚集众多文史类实体书店而出名,散发浓浓人文气息的书店里,常常能遇见附近大学的学者和学生。升级改造后的志达书店,没有改变作为一家单纯书店的本质——让好书和读者邂逅,找到彼此。

书店94平方米空间里,打通了两个功能和调性完全不同的书区。清新白色调的通识书区域空间布置具有开放性,适合举办文化活动;书籍主要针对较年轻的读者和家庭消费者,曾经引以为傲的超全图书种类也没丢。拾阶而上来到文史哲区,机械手工味的吊灯下一条窄长书巷,一套套学术书陈列得密密麻麻。一方屋檐下两种嵌套,这是对不同深度的阅读者的同等尊重,为彼此交流架设了桥梁。

上海实体书店持续回暖,功能和细节上各具特色的书店成为这座城市迟迟不熄灭的明灯,无论在设计专业领域还是大众消费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过在“拼新奇争网红”的背后,图书和阅读仍应成为实体书店的核心。

远离城市喧嚣,提供文化滋养,服务爱书之人。未来,这样单纯的书店,不仅需要出现在高档商业综合体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的精品商业区,也需要出现在极其普通的街区、中小学周边,浸润莘莘学子和普通读者。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