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八十年过去了,鲁迅精神从未离开

2019年04月24日17:19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项静、阎晶明、郜元宝

12月31日,学者作家阎晶明带着他的新著《鲁迅还在》走进思南读书会第221期的现场,对谈评论家郜元宝,带领读者们以鲁迅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共同感受鲁迅的伟大和不平凡。青年评论家项静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

以“日常”为切入点

阎晶明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关于本书的写作历程。2008年起,他便开始涉及有关鲁迅文章的写作。不同于专业研究,阎晶明将自己的写法定义为“学术随笔式”。在阎晶明的笔下,他将鲁迅还原为一位生活中的普通人,从鲁迅生活日常的场景出发找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叙述,比如鲁迅的吸烟史、城市居住史、疾病史等角度。

阎晶明认为,这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琐碎细节,不是只是为了还原鲁迅的日常生活,其实跟鲁迅的思想、创作、以及他整个人生的境界都有千丝万缕甚至更深层次的联系。围绕鲁迅的日常生活细节往往易于被人忽视,但却以其重要价值而不容被忽视,阎晶明也将自己关于鲁迅的写作称为“补白”。

 

阎晶明

如何理解书名《鲁迅还在》,阎晶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书名既不是口号亦不是欲求,而是表达了我对鲁迅在当代中国存在的程度、方位以及价值的看法。”作为文学研究者,阎晶明认为他肩负着一份责任使社会公众更深入地认识鲁迅的为人和为文。

 “在众多鲁迅画像,阎晶明提供了他眼中鲁迅的一幅独特画像。”郜元宝说道。他分别从“人间味”和“学术随笔”这两个角度解析从阎晶明笔下所阅读到的鲁迅画像。书中展现鲁迅的交友之道,谈及鲁迅喜欢夜晚和月亮等细节尽现伟大文学作家背后的平凡生活景象。

郜元宝认为,不同于刻意地将鲁迅从神坛上拉下来,添之以无中生有的细节来供人津津乐道,阎晶明的治学写作态度则是十分严谨,尽管采用随笔的体裁,但所写之处均符合史实。此外,郜元宝肯定了阎晶明所采用的“学术随笔”写作方式,轻松、平实的语言使大众读者易于接受。

 

项静

项静谈到,作为文学界的学者,自身感到了对于鲁迅的研究和推广到大众的责任感。她也向两位嘉宾提出了如何思考学术研究与大众推广之间的关系。

郜元宝坦言,正是因为鲁迅思想的深刻和涉及的面十分广阔,因而鲁迅的研究与推广都是富有一定难度的。阎晶明进一步说道,关于鲁迅的普及无论是在大众读者圈还是文学研究领域总是不那么充分的。

阎晶明补充道,自“人间鲁迅”概念出现后,把鲁迅研究往庸俗化的方向上导引是十分不妥当的。“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客观,更高的姿态去认识鲁迅。”阎晶明认为,学者通过自己的文章提高读者的辨别力是十分重要的。

文运与时运

“当我们重读鲁迅时都是在一个公共领域里面讨论相关的话题。”项静十分欣赏阎晶明于《鲁迅还在》中投射的私人情感。在她看来,文章创作的动力是由不同的日常时刻所激发的,“言为心声”是写作的重要推动力。项静邀请两位嘉宾共同思考如何把个人经验妥当地投入到写作的过程中。

 

郜元宝

在郜元宝看来,鲁迅寻找到了他最合拍的文体—杂文。在细读鲁迅的各本杂文集后可知,鲁迅的杂文只是一个空概念,具体的文章还是有其不同的文体细分。郜元宝建议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培养敏锐的文体意识,不要被人云亦云所迷惑。

 阎晶明援引鲁迅对文体演变的看法,文体演变不仅是文学内部的问题,而是有社会大背景的支撑。阎晶明认为,鲁迅的看法也是十分有预见性的,直至今日,文运与时运、国运依然紧密关联。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写到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鲁迅以短篇小说在五四时期问鼎文坛,随后改写杂文和散文。在郜元宝看来,鲁迅转换文体的做法在当时是反潮流的。他补充道,五四之后西方引进的小说十分受到欢迎,许多作家也纷纷效仿。鲁迅虽然深受文体的困惑,但他能够抵抗住文学的困惑,坚持写作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文章,而非一昧迎合潮流。

现场读者

读者提问

思南读书会NO.221

现场:李伟长

撰稿:关  玥

摄影:迟  惠

编辑:张家安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