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当浦东题材成为热词,什么样的笔触能够描绘好这方热土?这位土生土长的浦东人有话说

2018年05月17日11:04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曾繁宜 施晨露 点击: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浦东题材成为近期上海文艺创作“热词”。电视剧《大浦东》、长篇报告文学《浦东传:中国的世纪大道》、淮剧《浦东人家》等一批浦东题材文艺作品正在紧锣密鼓地创作之中。在这其中,浦东本土作家倪辉祥的散文集《悠悠浦东情》为浦东题材文学表达再添一块砖。新书首发式上,倪辉祥说:“从风华正茂的文学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作家,浦东自成一体的风土人情、家乡日新月异的新气象,仍然时时感动着我。我对家乡怀有浓之又浓的特殊感情,积聚到一定程度,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这是我坚持用自己的笔不断抒写浦东的缘由和初心。”

从1978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起,倪辉祥至今已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400多万字,他也是浦东本土第一位中国作协会员。浦东题材是这位土生土长的浦东人笔下萦绕不断的旋律,选入《悠悠浦东情》中的106篇散文都与浦东相关,分为 “桑梓恋情”、“故里深情”、“热土豪情”三辑,既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又闪烁着现代都市的新镜头。

“浓浓一个‘情’字,浸透在篇章词句中,耳边仿佛听到作者慢慢地倾诉,诉说他埋藏心底对家乡的情感。细细品味后,能读出热烈,读出浓郁,读出深沉,读出甜蜜,读出伤感,读出苦痛,读出绵长。”上海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朱大建对散文集中有关亲情的篇章印象最深。《我陪奶奶游大桥》写96岁的老寿星奶奶游览杨浦大桥后,“满脸的皱纹,宛似开了一朵金丝菊花”。触景生情的奶奶叨念起往事:奶奶的娘家和婆家之间,有一座独木桥,结婚那天,奶奶在过独木桥时掉进了小河,犯了大忌,按照乡规,眼泪汪汪在河边跪了三天谢了罪才能拜堂,连奶奶的膝盖都跪破了。这真实的细节,是奶奶一生不会忘却的伤痛。而在奶奶游杨浦大桥时带出的这段伤心往事,又极为自然地衬托出浦东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书中对浦东风土人情的回忆也很有味道,如《“铜钿沟忆趣”》,写儿时坐在椭圆形脚盆里,腰里系上一根绳子,缓缓行进在菱叶间采摘鲜嫩的菱角。《在葡萄架的绿荫下》写对老家院子一架葡萄藤的喜爱,每逢朋友来叙谈,在绿荫下摘下两串葡萄,嘴甜心也甜,农家生活的乐趣跃然纸上。有关乡俗民俗的篇章也十分生动,如《忆说冬至话传承》写浦东乡间的冬至祭祖仪式的隆重,《浦东老娘舅》写“娘舅是所有至亲中威势最足的长辈”,《家乡婚仪琐记》写浦东乡间婚俗细节,《厨师老爷小考》写浦东乡间对厨师的尊重,都让读者似有在场亲见之感。

“就像衬衫上的扣子——贴肉!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吃到家乡菜,甜到心里。”来自浦东川沙的“故事大王”夏友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评论家们看来,倪辉祥之所以能将浦东人的生活写“活”,与他的生活积累密不可分,他的作品里既能看到浦东开发开放后的时代变化,更有个人生活的印记和故土情节,用日常细节支撑起了宏大时代的表述。

有评论家指出,倪辉祥的作品基调积极、温和,他的人生就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作为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受益者,这位农家子弟由衷地认同新时代,因此他的写作也反映和折射着新时代的基本精神。“上海不只有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洋场气息,在上海文学的脉络里,也有乡土文化的一面。”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说,与家乡深入血脉的联系是倪辉祥的散文能够把握住上海乡土文化脉搏的原因。这种类型的文学书写在上海的文学土壤中并非孤例,这样的书写方式在时代的前行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