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李云雷、项静:记录与现实匹配的文学

2019年04月24日16:49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项静、李云雷、罗岗、李宏伟

5月19日下午,第244期思南读书会邀请到了青年批评家李云雷和项静,他们带来了各自的小说《再见,牛魔王》与《集散地》,深入探讨了作为批评家的小说创作、以及当今小说的边界与可能等话题。参与的嘉宾还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以及小说家、编辑李宏伟。

以批评家的身份进入小说

李宏伟介绍道,作为批评家以评论他人的小说为职业,阅读过大量小说作品,所以自己在小说创作也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李云雷作为批评家立场明确,文字充满力道,但是在小说创作却温润,令人舒适;项静则文风成熟,涉猎广阔。

李宏伟

罗岗认为,当代文学批评非常耗费人的精力,而做文学批评的同时创作小说,两者之间切换写作状态,更是不容易的事情。他谈到自己的阅读感觉,两位评论家的小说与批评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经验。

李云雷提出,他之所以创作,一是因为批评的方式不足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再是对于当前文学创作不太满意,他认为同时代的作家所创作的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这个时代。如今时代发展迅速,他认为,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当下的自己和过去那个时代的自己联系到一起。

李云雷

项静则认为,作为批评家让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阅读他人的作品也唤起了自己过去关于写作的记忆。她不满的地方在于写作技巧,以及当今很多作品都有剧烈的情节冲突,如果没有标签,一个作家很难被讨论,而她在努力淡化这些。

项静

媒体刺激下的反冲突设计

李云雷与项静两位批评家的小说都有的共同特点,就是反情节、反冲突、反高潮。罗岗认为,极端的方式会构建出新的对立,但这种对立不一定是好的。过去我们的感官敏锐,没有受太多刺激,而如今各种媒体媒介的刺激下,使得感官变得迟钝,人们则追求强烈刺激的作品。如今,写作学会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罗岗

李云雷认为当前文学小说里戏剧性过多,大家都在追求好故事,但是缺少和生活的联系。同时他作为评论家,容易主题先行。为了避免,他选择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写作。而如果创作长篇小说,他会尝试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项静则认为,矛盾冲突本身不太可信,因为生活中的大多数矛盾都是可以随着时间化解的。电视剧中的剧烈冲突会把这些矛盾放大,所以在自己创作时刻意将其淡化,这样才能让自己描写出更贴近真实的概念。而更长的小说可能需要语言来推进。

现场读者

重新拓宽文学的边界

无论是作为批评家还是小说家,都是以文字为业。罗岗提出,进入视觉时代,文学也受了很大影响,写实性和描写的细腻性不断降低。同时,创意写作也培养出了一批作家,他们可以精确地驾驭文字。影像和文字的矛盾,文字和把握现实能力的矛盾,都是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

读者提问

李云雷则认为,自己创作时面临的是一个正在消失并即将完全消失的生活现象。当今中国变化太快,农村的城镇化尤为快速,很多细节如果自己不记录下来可能就消失了。而文学正是适合的记录形式,以便让下一代记住曾经有过这样的时代。

嘉宾们为读者签名

项静表示,见证者的文学非常重要。而小说技术的提高和表现生活能力的提高可能是背道而驰的,所看到的生活和文学无法匹配。有很多曾经在过去小说中存在的感情变成了技术化的过程后,力量必然消失。我们对文学的理解越来越小,而她希望作为批评家的小说进入后,可以拓宽对小说的理解,打破窄化的小说。

 

嘉宾在思南书局并留下签名本

思南读书会NO.244

现场:李伟长

撰稿:杨海诚

摄影:迟  惠

编辑:黄诗雨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