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上海作家采集创作“红色之城”的革命遗址故事,首批100篇10月定稿

2018年07月04日09:54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点击: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这座“红色之城”的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背后,有哪些打动人心的红色故事?记者从今天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举行的“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推进会上获悉,项目由叶辛、叶永烈、孙颙、赵丽宏等作家领衔,血红(刘炜)、骷髅精灵(王小磊)等网络作家一起参与,以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茂名路毛泽东旧居等沪上100个革命遗址名录为采集对象,展开第一批100篇故事,预计今年8月完成、10月定稿。

“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从党的诞生地上海出发,重点围绕党的初创期和革命斗争历史,沿着红色基因的发展和承续,力邀作家创作、出版400篇革命故事,以此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和历史根脉,凸显上海城市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特质。项目纵向涵盖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横向包括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工农运动、思想文化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隐蔽战线斗争等。

7月1日最新发布的《上海红色文化地图》将成为创作的主要依据,这份红色地图以党史研究和文物保护相关资料为依据,结合实地核查,最终汇聚387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革命遗址遗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许多光辉的“第一”,如成立明确以“共产党”命名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第一份党刊——《共产党》,发表第一份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等,这些“第一”是上海鲜明的城市标志。

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将聚焦张闻天故居、小蒸地区农民武装暴动(枫泾暴动)指挥所旧址书写故事,在他看来,这次创作对故事篇幅要求不长,1000至3000字左右,但难度不小,要创作出有别于史料的文学故事,还要做到严谨真实。“书写红色故事,不能满足于对革命遗址的简单介绍,或流于单一的史料陈列,而是要作家沉下去,通过实地考察、专题采访和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题材内容等方面尽可能进行再创造、再突破,使故事真实生动,感人至深。”推进会上,作家程小莹说。叶永烈、赵丽宏则将分别聚焦中共一大会址、周恩来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等展开挖掘创作。恰如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孙甘露所说:创作中“起点要高、切口要小、针对性强”,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红色故事要融入时代大背景中,把建党精神与城市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致力打造建党故事红色文学创作的传播高地。

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承接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早期中央领导机构的所在地、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既是思想文化战线的主阵地,又是隐蔽战线斗争的聚焦地。上海这些独具的“六地”特征,决定了“红色基因”不但十分地密集而且全面。“有些革命遗址大家耳熟能详,有些默默无闻,甚至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未必知道,其实一个石墩、一座铜像可能都有很多故事。深入考察这些红色足迹,进而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背景、人物进行再创作,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是我们作家的使命。能够从儿时阅读红色故事的读者,成长为继续创作演绎这些红色故事的作者,我深感荣幸。”青年网络作家府天说,通过革命故事创作和传播,既能使作家自觉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礼,也有助于广大读者更了解上海这座红色之城的光荣与传奇。

按照“史料准确、故事生动、面上具体、风格统一”的原则,项目邀请党史专家把关,以保障史实的准确和导向的正确。上海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马文运透露,以后故事创作压茬进行,每批100篇,后续还将围绕创作的优质版权IP开发系列红色文创产品。项目计划在2020年完成全部400篇故事创作,2021年7月前结集成册,以红色故事集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