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郑克鲁:他把半个法兰西文学搬到了中国

2021年01月12日16:32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施施、褚孝泉、袁莉

著名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郑克鲁先生于今年九月与世长辞。他曾经从事法国文学翻译、研究、教学整整一个甲子,把半个法兰西文学搬到了中国。11月28日下午,思南读书会第347期活动特别邀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褚孝泉教授和袁莉教授,和读者一同追思先生的生活与译作,回顾一代人的法国文学翻译。商务印书馆编辑施施担任主持。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工具

商务印书馆自2018年起陆续推出三十多卷本《郑克鲁文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出版翻译全集都极其少见。在褚孝泉看来,“出版一位翻译家的译作全集是对翻译家的主体性承认,一部全集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他谈到,五四之后,中国的翻译大家并不仅仅是借助翻译把国外著名作家引入国内,而是为了建立新的文化。所以,翻译事业并不仅仅具有简单的工具性,而是代表了一种文化建设。

鲁迅先生选择东欧民族的作品,傅雷先生选择巴尔扎克、罗曼罗兰,钱钟书重视拉伯雷,因为这些作品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郑克鲁先生正是基于这个传统,他翻译的作品对新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褚孝泉

褚孝泉介绍,郑克鲁先生翻译了1700万字,主要选择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经典文学作品,“先生对西方文化的介绍不是求新求异,而是主要放在最基本的文化经典上。他把法国文化中作为普遍教育的作品翻译过来,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基准。”

袁莉回忆,郑克鲁先生在学术道路上曾给过她无形之惠与有形之恩。她在读博时想用法语写作论文,两次去武汉大学寻找法文原版资料。“当时武汉大学有法国研究中心,里面有非常全面的法国文论资料和杂志,这些都是先生在武大当法文系主任时创立的。”

袁莉

之后,袁莉的博士论文写作遇到瓶颈,需要第一手的译者资料,她怀着忐忑心情以无名读者和法文学子的名义给先生写了一封信。“我清楚地记得在1998年11月14日收到了回信,我的信不到一页纸,先生的回信将近三千字,事无巨细地回答了我的所有问题。用傅雷先生的一个词来说,先生给予我的引领与关怀‘如受神光烛照’,至今照耀在学术研究的路上。”袁莉说。

走向作者的直译

除翻译之外,郑克鲁先生还是研究法国文学的专家,撰写过影响深远的《法国文学史》。以学术专家的背景来翻译大众经典,在译作前加上详尽的序言是其译本的一大特色。

褚孝泉谈到,“先生的每部翻译作品前都有译者序,这些基本都是一篇学术论文,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有非常简明但又非常重要的介绍,对往后的翻译事业树立了很高的标杆。”

现场读者

在袁莉看来,郑克鲁先生怀有宽阔的文学史观,对法国文学的流派及发展脉络一清二楚,在作品的选择上注重历史定位,再进行文本细读,“先生所有的译作都会附上介绍和评论,这样的翻译是非常有底气,经得起推敲的。”

施施

在读书会现场袁莉用法语朗读郑克鲁先生译文片段,包括巴尔扎克《长寿药水》、加缪《沉默的人》以及魏尔伦《秋歌》等。她从这些不同体裁译作的音韵节奏谈到翻译原则,“先生将自己归为‘走向作者’的直译派,不去随意删减字句,用中国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一气贯通,尽量选取不同的词汇来增加语言的色彩。”

在两种文字之间搏斗

主持施施谈到,翻译与学术研究、创作之间的关系密切。有人认为翻译是爱的劳作,是永无止境的事业,但也有人认为随着大众外语水平的提高,翻译不算成果。那么对于两位法语研究专家而言,能否从翻译中获得新的滋养?

在褚孝泉看来,翻译是一项困难的事业。译者每天都在两种文字进行搏斗,提供一部可靠的、流畅的中文译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袁莉谈到,鲁迅、伏尔泰、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等作家都曾从事过翻译工作,翻译可以给人带来启发,而创作同时也会影响翻译水平。当代青年译者对待翻译很认真、很较真、愿意探讨与实践,并且对于前人翻译抱着敬畏之心。

读者提问

在她看来,郑克鲁先生这代人的翻译经典为中国读者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户,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样貌,他们这一代人的作品永远不会被遮蔽、被取代、被超越,“这些经典犹如我们头顶上的星空,正如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中所言,‘世上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明,然后再把他的光芒撒播于人间。’”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347简讯」

现场:王若虚

撰稿:关 玥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编辑:江心语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