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赵松:在小说中等待那个时刻

2021年02月01日10:58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张定浩、赵松、小白

1月9日下午,作家赵松携小说集《伊春》和阅读随笔集《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作客第353期思南读书会,与小说家小白、青年评论家张定浩一起从不同角度分享和解读作品,探索如何让小说创作一直保持开放性和可能性。

“作家必须存在于自己的路径之上”

作为畅游于小说与评论两种文体并悠然自得的两栖者,赵松用小说集《伊春》建构了一座迷宫,同时在阅读随笔集《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中,展现出他超绝的洞察和犹如侦探般解密的目光。在《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中,赵松对40余位世界经典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精辟和妙绝的品读,其中包括多位法国“新小说派”作家。

赵松

张定浩谈到,赵松是真正能得到法国“新小说”精神的人。法国“新小说”作为一种强烈的观念,具有煽动性或破坏性,它强调孤独的主体意识,当代年轻写作者很容易使用这种的观念去写作,但是在观念和才能之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距离。这个距离如何填补?赵松的作品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的小说核心也是一个孤独的情感结构,但差异在于小说主体对他人充满了兴趣,虽然孤独,但并不自恋,相反一直在观看外面的世界。小说集《伊春》中书写了各种各样的孤独者,但他们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一直在跟周围世界发生关系,愿意跟他人交往和帮助别人。

“人类最根本的深处都是互相不可沟通的,这是本质性的孤独。但是人依旧可以去寻求他人的理解,也去理解和帮助他人,这是赵松的小说令我感动的地方。他虽然写了一个个孤独的人,但并没有流于那种“新小说”的信徒或者文学青年式的自恋,反而让我们看到了非常广阔的世界。”张定浩说。

张定浩

赵松谈到,“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罗伯·格里耶、杜拉斯等彼此都完全不同,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反对传统,否定从巴尔扎克以来建立的一套现实主义语境的方式和价值观。他们把小说的精神原点设定在福楼拜那里,延续到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这条线索上。他们强调一种变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永远在拒斥模式化的可能,尤其反对被人文主义不断教化和固定的“意义”与“深度”。在他们看来,在小说中不断试图构建意义和深度是保守和腐朽的。小说文本就像一件艺术品,它的外在就是一切,而没有内在性。

“这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如果把每个人的写作都视为一条可能的道路,那么所有作家都把一条路走到了终极。写作者无法追随之前的任何一个人,而是必须存在于自己的路径之上。这个路也许短也许长,但都没关系,你唯独不能踏入别人的路。”赵松说。

对于赵松而言,小说家始终在一种冒险的状态,“写完一本书后,我的满足感很短暂,之后就陷入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作为一个作家最可怕的是再也不能有新的感觉出现,你不知不觉地在重复自己,并掩饰这种重复,这是很可怕的状态。一个作家的死亡有两次,一次是写不出作品而死,另一次是生命衰竭而死。我总想再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让写作再延伸一步,再深入到一个陌生的理念中,破除自己文本上的构架。”赵松说。

小说阅读的“沉浸式体验”

赵松在谈论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时使用了“沉浸式体验”一词。一个杰出的作家曾给他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他希望通过作品把这种感受再传递给读者。小白谈到,所谓“沉浸式体验”是作者要构筑一个让读者迅速进入语境的空间,并让人长时间沉浸其中,这是叙事艺术的本质。每种叙事艺术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变化,古代的说唱艺人使用史诗的套话,巴尔扎克时代在文本中呈现场景的细节,而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电影、电视的诞生,人们关于视觉的想象发生了变化,叙事也随之改变,可以通过一张照片、一个剪影进入到特定空间中。

张定浩谈到,赵松的小说注重细节和环境,至于具体的事件,需要读者亲身参与。这种沉浸式体验的基础是对读者巨大的信任,需要读者有时间去看小说,而不是匆匆而过。而作者也要用语言赢得读者的信任,让他们愿意花时间在一个细节和氛围构成的空间里自己往前探索。赵松能够让读者迅速成为小说内部的人,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而不是旁观者,这需要作者很强的写作能力。

对此,赵松回应,他很少在小说中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一个人生活的悲欢离合或者戏剧化的命运。他认为在这样一个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小说家能做的恰恰是退回到相对个人化的视角里,有距离地去观察、想象和构建一个可以让人慢下来的文本,而不是急于编织一些博人眼球的故事。“我希望小说中存在一种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如果一个世界充满了答案和标签,而作者是一个给事物定性的解说者,这是很可怕的。只要我发现了可能性,并在文本里将其保留、放大,并赋予它某种微妙的层次,也许这样的小说就达成了我的期待。”赵松说。

现场读者

赵松谈到,现实世界的有限性在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每个人都不知道生命会延续到何时,这本身带有悲剧性的色彩。文学存在的价值就是试图在这种有限性里寻找某种无限的可能。在看一部小说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一个与日常生活所不同的世界,让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拥有更多丰富的体验。人从一个婴儿降生到长大,是一个开放和学习的过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力、想象力开始下降,人会越来越趋向一种封闭和确定无疑的状态,似乎没有了新的感知的可能,这比生命消失本身还要令人不安。写作是在回应这种有限性背后的某种残酷。

“作家始终在把自己推向一个临界点,始终面临着深渊峭壁和未知。他俯视黑暗,同时又感受到现实生活不断传来的热浪。他在寻找着某种平衡,找到一种方式来发出他构建的这个世界的声音。他依靠写作和阅读这两种体验,保持着某种平衡,以不至于在临界点上滑落下去。”赵松说。

“等待那个时刻”

小白的小说观和赵松不同。在小白看来,小说还是叙事,重点是作者能讲出事情。“赵松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退缩的状态,因为有电视、电影、游戏、虚拟现实……这些东西的功能或许比文字还要好,所以他退缩了。但我还是更愿意去讲事情,愿意讲那些不一定讲得出来的事情,所以我们对小说的基本判断可能还是有点差异的。”

小白

“但我也理解赵松。”小白说,赵松在小说中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时刻。他会使用一些反复出现的语句,就像一个爵士乐歌手,开始演奏时会下意识的把习惯性的旋律弹出来。他希望营造一个和读者一起等待某种未知的状态。当那个时刻到来了,这部作品基本上就完成了。而作者在写作中期待某个时刻的到来其实也是一种叙事。小说逐一描写的那些场景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写作过程本身,读者需要跟着作者的心理节奏,体会那种既耐心又焦虑地等待一件事情发生的感觉。

张定浩谈到,像莫迪亚诺和村上春树这样的作家,都似乎怀揣着某种秘密心事,在日常生活的轨迹之外,孤独地等待着一些新事物的到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下都有另一重隐蔽的生活,它构成了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内在重量,“一个怀揣故事和秘密的人会是相对比较有魅力的,他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态,像钻石一样折射出很多光线,和光滑的玻璃球不一样。我觉得这也是赵松小说的特质。”

读者提问

赵松谈到,自己在创作中确实会设置某种延滞的效果,营造一种等待的状态。他认为人只有在等待时,才会关注那些平时不会留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这时看到的世界就会和日常有所不同。等待的状态也和小说中孤独者的语境相关,孤独者的故事与波澜壮阔的叙事是反向的,它发生在个体的内心深处,只是一些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甚至不能用语言轻易道来。孤独者的世界里存在某种很微妙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一种延展性,能够在充满确定性的环境里制造一些不可想象的变化,“使用‘等待’这样一个概念,在等待中打磨一个事物或人的不同方面,这也是我的乐趣所在。”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353

现场:李伟长

撰稿:法雨奇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编辑:江心语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