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浪的景观:“青春就是冒着烟往前走”

2023年04月26日11:05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金理、周嘉宁、梁永安
9月17日下午,青年作家周嘉宁携其最新中篇小说集《浪的景观》做客第387期思南读书会,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金理围绕三篇小说,讨论了青年的困境、友谊、爱情与梦想,以及上海的城市空间。
 “原生态的写作 
《浪的景观》是周嘉宁继《基本美》出版四年后的全新中篇小说集,近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再见日食》《浪的景观》《明日派对》三部中篇小说,分别从“天才女孩”、地下服饰、电台文化入手,勾勒了全球化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的内心特质。
周嘉宁
三篇小说每篇三万余字,历时三年才全部写完。回忆创作过程时,周嘉宁表示曾为极其缓慢的写作速度感到焦虑,后来开始习惯,“我已经非常习惯用这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去塑造一个世界,也以极其缓慢的速度陪伴我的主人公,在我所塑造的世界里成长。”
金理提到,第一篇小说《再见日食》中塑造了一位特殊的天才少女,人物背后所关联的历史风暴和人的关系非常近,造成强烈的紧张感,似乎与其他两篇作品风格有所差异。
金理
周嘉宁表示创作《再见日食》时的心情非常矛盾。她最初是想写一个纯粹的关于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写的渐渐不是爱情了,变成一种很模糊的东西,甚至写的不是感情本身了,而是一个新的世界来临时的激动、不安与希望。而这篇小说与自己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班的经历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离开后,她用文学的方式处理了这段记忆,小说里的世界也只是具体记忆的投影。
梁永安提到,年轻人书写海外的经历,在表达对世界的观察与判断、在艺术里勾勒生活时,很难找到优秀的范例。但周嘉宁作为作家的四个基本能力,让她能够有质感地书写国际主题——感受力能细致地传达国外的见闻;想象力能够展现虚构背后人性的真实;凝固力能够捕捉并传达细微瞬间的张力;传达力能活用词语,传达出人漂泊的复杂与沧桑。
梁永安
他说:“周嘉宁的写作状态是原生态的。她的笔下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的漂流、人心的相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都有身后无法摆脱的东西,都有前方的未知。他们在不确定中找寻与他人联系的纽带。”
对于“原生态”的写作,金理提到他最喜欢《再见日食》中日本棒球少年去美国初次闯荡世界时描写的“月亮照在大地上面”这个细节。他说:“对于那群初次出门闯荡世界的棒球少年来说,他们看到一个很美好的世界。尽管未来他们要面对的可能是一连串的挫折和失败。但周嘉宁告诉我们,那个原生态的瞬间是这样美好。”
他谈到,和其他两篇小说不同,《再见日食》用追忆的视角展开,寓意着最快乐的时光已经过去。回望难免让人感伤,但在回忆往事、感伤怀旧的中年男人面前,还有一群青年人,懵懂而快乐,把握着他们最好的时代。
 “青春就是冒着烟往前走” 
第二篇小说《浪的景观》写“我”和群青加入新世纪弄潮儿的队伍,在迪美地下城盘下档口,做起服装生意。在时代浪潮中,友情、爱情、金钱和梦想被高高举起,又迅速被席卷,留下一地泡沫。
现场读者
周嘉宁的创作契机是几年前偶然听到的关于北京外贸市场的播客节目。她提及整个大学时代是在上海一个外贸市场度过的。高中时期,西方流行文化迅速涌入内地。那时外贸市场的服装文化和流行文化息息相关,蕴藏了强烈的时代性。她说:“我试图在小说里能稍稍呈现上海外贸服饰的小小变迁史。同时,剧烈变化的世界让我意识到,我的人物也要行动起来,走出去,开上他们的车,在地图上开始旅程。慢慢地,我也跟随着人物的行动,找到了与世界新的沟通方式。这也是写作过程中的意外收获。”

现场读者
梁永安则从小说中看到一种值得一过的生活。他说:“表面上小说在写青年人为了钱东奔西走,但实际上是一种内在澎湃的激情。有激情才有浪,表面的浪再大,内心没有浪,也配不上。青春就是这样,冒着‘烟’往前走。”
他谈到周嘉宁的小说总是让人感觉温馨,“小说中‘我’跟老谢借钱,老谢也不是富人,却拿出远远超出‘我们’需要的金钱。‘远远超过’让人感动,其实真正的人生远远超出金钱的尺度,追求过程中的风浪也是人生的经历,也与青春相对应。中年时会经不起打击,放不下积累,只有青春时不用惧怕。这里可以读出诗意,看到真正的青年文学所具有的内在力量。”
 21世纪初的“考古 
《浪的景观》中,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千禧年,那时相对复杂的社会形态让人容易在意外情况下获得好运。但这些好运并不会伴随终生。如何面对好运用尽的一天?是周嘉宁思考的问题。第三篇小说《明日派对》写的是午夜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张宙,连接起“我”、王鹿、潇潇等一群人的友谊,“我们”遍历世纪初的上海、南京、北京和台北,在虚拟时空、在长江口湿地,试图搭建一个关于音乐梦想的“明日派对”。

读者提问
梁永安回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一个深夜,和几个朋友念了一整晚的诗歌,从学校倒着走回五角场。他谈到,周嘉宁的小说总会引起共鸣,勾起青春往事。但同时,他也提到就像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结局——嬉皮士一代肆意聚集在一起,最后在珠穆朗玛峰下老去,青年文化的底层根基非常脆弱,青年旺盛的生命力和建设社会的向往如何转化成现实力量仍是小说孜孜不倦探讨的问题。
作为青年作家,周嘉宁经常在需要做决定时意识到非常强烈的不确定性,她感到外部世界的快速变化,似乎可以作为依据的标准如今都已土崩瓦解。她说:“这时我就会产生自我疑惑、自我怀疑,想问一切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我需要回到起点。对我来说,这个起点就是2001年申奥成功的夜晚,从那晚开始,我感受到世界的变化。”

嘉宾为读者签名
此外,她补充道,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年在她的个人经验中,也并不是一个很耀眼的时代,“这是一个建造的过程。城市景观是以覆盖性的形式在更迭。当隧道、高楼建起来后,曾经工地挖出的巨洞就会被忘记了。这十年就是这种容易被覆盖的、碎片化的十年。我希望寻找一些碎片与线索去记录它。”
金理谈到,周嘉宁曾在访谈中反复提到,这本书是对21世纪初的“考古”。他表示,作家的考古类似于用想象力把挖出的文物放回地下,感受文物在当时的历史线上的生态,想象它所处的日常生活的世界,这和在博物馆当做艺术品仰望它是完全不同的。
思南读书会NO.387简讯
现场:李伟长
撰稿:周劼妤
改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编辑:邹应菊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