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16:00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路内、俞冰夏、走走
撰稿:王瑞琳
5月27日下午,译者俞冰夏携译著《无尽的玩笑》做客思南读书会416期,与作家路内、走走围绕新书,分享他们关于这部长篇小说的阅读体验。
不断收紧的圆形牢笼
《无尽的玩笑》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巨型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荒诞的世界里,《无尽的玩笑》是一部娱乐至死的产品,这个神秘的电影录像带在地下流传,所有看过它的人都欲罢不能。小说是对九十年代美国社会景观的忠实再现:娱乐至死、上瘾、孤独与隔绝……这些话题都融入了小说繁复的写作当中。
俞冰夏
《无尽的玩笑》全书没有章节和目录,片段之间被神秘的符号隔开。谈到谋篇布局,路内认为小说碎片化的结构似乎就像“一个玩笑”,长篇小说中所谓的故事被彻底打碎,融入到巨大的体量中,“打碎以后再嵌入更多内容,把主体故事包容进去,而非让主体故事立在小说之上。”
在走走看来,小说内部存在一个“向里收紧的环状圆形结构”。她说:“所有人物都在牢笼之中,这个牢笼不是封闭的,可以向外发泄;但这个牢笼又是收紧的,人物的命运在其中循环。如果顺着每个人物读下来,你会感到悲伤,这根本不是无尽的玩笑,恰恰是无尽的悲伤。”
她不赞成从任意一页开始阅读的做法,“如果从第一页开始看,会发现小说存在着一种倒叙。一开始,某一个人物处在了命运最糟糕的时候,几个章节后他又再出现,慢慢地,你会明白这个人物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每个人物都有悬念的设计,一定要一页一页地读,才能看到一段悲惨的童年记录如何成为一个人一辈子都无法走出的困境。这也是一个不断向上收拢的过程。”
走走
走走谈到,“广告”和 “上瘾”是小说展开的内在逻辑。小说开创了一种所谓的“广告纪年法”,比如这一年最著名的广告如果是纸尿裤,就是成人纸尿裤相伴之年,这一年是某种乳制品有名,就是某种乳制品之年。“它不像未来的作品,小说呈现的就是当时的美国状态,捕捉到了很多动人心碎的细节。”关于“上瘾”,走走认为书中的迷幻剂、视频通话等各种娱乐方式,都是上瘾的呈现,甚至包括网球学校,华莱士认为所有人都想赢,这种执着背后也是一种上瘾。
关于小说结构,俞冰夏补充,小说的碎片化或者环状结构是一种实验电影的结构。胶片电影里不同时间段画面的拼贴,就像小说中打转的时间,华莱士可能受到了这种组织方式的影响。另一种猜测认为,华莱士实际上同时写了三本小说,第一本是网球学校,第二本是恐怖分子,第三本是恩内特之家戒毒所,最后把三部书拧在了一起。她说:“作家或许都有同时写几本书的类似经验。当你写完三本小说时,尤其同一个时间段在写三本小说,你最后很容易发现它是一本小说,因为每本小说反映的都是同一种思想。”
失控与拓展
俞冰夏谈到,一部伟大的小说,往往在篇幅上是鹤立鸡群的,而巨大的篇幅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作者会以乘以十倍的个人喜好、性格来压迫读者,如果读者跟他气场不和,就很难和这本书产生关联。”
路内
《无尽的玩笑》中,似乎常常发生离题的描写。作者想用自己的方式掌控局面,又要让读者感觉有一点失控,让读者用一种挑战刺激的方式去阅读。“比如华莱士写到一个园区里有几幢楼,他会一幢幢写下来,他写作的时候一定非常兴奋,但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些,对叙事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帮助,就是在介绍戒毒所的邻里关系。”俞冰夏说。
现场读者
路内更愿意用“拓展”一词来代替“失控”。他认为作家的控制力与读者的接受度存在着复杂的契合关系,“作者会超过那些有见识读者的认知,但是不能拉断它。有时作者放大一些东西,将故事撑开以后,便超出了它原有的意义。读到后面,越会发现这种意义出现了几何倍数的扩增。”
俞冰夏表示赞同,对于小说创作而言,肆意地打破时间顺序似乎更符合作者的心境,“我认为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写得更好,甚至很难知道华莱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现场读者
对此, 路内补充,打破的不只是时间顺序,也是文本的顺序和作者思考的顺序。在他看来,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小说家已经开始将其他文本、媒体的结构模式作为小说的参考,“华莱士的一些短篇小说采用家用录像带的模式,在长篇中,有时参考的是古代经文的模式,未必是出自固定作者的完整文本,其内在比我们所看到的要更复杂。”
小说的辩证法
走走谈到,华莱士特别反感将他划为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有一种说法是现实主义展现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想,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告诉读者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华莱士认为作者把一个情境写得非常真实,仿佛对着读者的耳朵徐徐说话,如果读者能接受,这当然也是反映世界运转规律的。因此,现实主义做到极致就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俞冰夏谈到,这部小说有一种自反性。书中有一条注释是华莱士拍的实验电影,讲述了舞台上两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各自拿了一个矛、一把盾。盾上有玻璃,而她们的美貌都是致命的,玻璃反射就可以把对方杀掉。两个人在舞台上进行着一个光学游戏,她们就这样打来打去,最后把下面的观众都误伤了。仿佛作者就是这样与自己进行一个又一个回合的较量。
读者提问
“小说中有很多辩证法,又从各个方向看辩证法。” 她认为“反复”是华莱士式的一种叙事,在自我的对话中寻找出路。问题是如何在和自己的对话中脱身?小说中,一个变性特工和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加拿大人不断讨论信仰与爱,“答案或许并不是很高尚、很复杂,可能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小说的最后一百页是华莱士自己的注释。走走说:“华莱士是以意识流的方式写作的,这些话语作为文本稍显繁复,但思想与形式上的反复是另一种意义,因此,它们或许更应该作为脚注而不是尾注。”
尊重真实的失败者
俞冰夏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流行着一种追逐原创性的风气,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这种孤独的个人主义可能是牢笼、压迫,也是野心,而华莱士无疑是一个极具原创性与野心的作家,这也体现在这部小说中。
走走认为,一方面,华莱士的野心体现在对专业性的描述中,这种专业的自控力在小说中的描写深入骨髓且优美动人。比如网球学校里有一个规则是大孩子带小孩子练习,一个小孩问:“如果你现在开始比赛了,在场地上要奔跑了,突然之间你要放屁了,怎么办?”这看起来是一个很荒谬的问题,但是大孩子思索之后说:“那我会训练自己永远不会放出这个屁。你要让你的身体知道,夹紧自己,我要再打一个球出去。”
嘉宾为读者签名
她还谈到,另一方面,华莱士的野心并不在于故事,而关乎人,“他尊重每一个真实的失败者,这才是支撑这部作品的野心。” 比如第三个孩子哈尔进入一个高等学校时经历了一场残酷的面试,因为智商超群,而被认为是疯子。实际上,哈尔童年时曾经目睹了父亲吉姆用微波炉在几秒内把脑袋炸掉,这一惨景不断困扰着他之后的人生。在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时,他告诉医生自己童年的第一反应其实是, “为什么那个房间里那么香?”
俞冰夏谈到,小说的第一部分写了三兄弟,代表比较典型的三种美国式活法。但小说并不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而是描述不同的人生形态,带领读者走进人物内心的深渊,“无论贫富差异,最后都会回到原点,人在精神上的困境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异。”
思南读书会NO.416
现场:王若虚
撰稿:王瑞琳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编辑:邹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