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16:13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赵松、李浩、木叶
撰稿:蔡圣辉
7月29日下午,李浩携新书《灶王传奇》做客思南读书会425期,与作家赵松、青年评论家木叶分享关于人生的思考。木叶担任主持。
作家的角色就像灶王
《灶王传奇》是李浩历经十年创作的长篇新作。故事发生在明朝“土木堡之变”的历史背景下,以一家小豆腐坊里的末流神仙“豆腐灶王”为主人公,描写了他经历的种种人间烟火、喜怒哀乐与离奇曲折。
提及创作缘起,李浩表示,他在此前写作中努力回避个人经验,让作品本身说话。但在《灶王传奇》中,他试图用曲折方式表达自身对世界和生命的看法,并以“灶王”作为承载自我的容器。
李浩
在李浩看来,灶王与他个人乃至作家这个群体有相似之处。灶王是民间神,但没有任何法力,它将民间疾苦尽收眼底,却爱莫能助。相传在北方,每家每户都有灶王,尽管被要求“上天言好事”,但他仍然如实记录家庭的好坏,将好事放进好罐中,坏事放进坏罐中。
与灶王类似,作家同样也要书写生活和时代的多重面向。李浩曾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熟知民间生活,成为教师之后,心里始终有强烈的在场感和牵挂。他说:“我想写这样一部和灶王爷有关的小说,这个角色能承担我人生中最直接的、最敏感的和最纠结的体验。小说的内部是遮遮掩掩的真情,是我对人世、对他者、对时代的看法。”
赵松
赵松注意到,灶王也是普通人的象征,“和普通人一样,灶王是经历者、观看者、记录者。小说书写了普通人在极其狭窄的空间里,只拥有极其有限的权力,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灶王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有一颗悲悯心,哪怕作用有限,也尽力帮助他人。存在与毁灭之间,悲悯心就像黑暗中的丁点亮光,照亮残酷的世界。”
从小说技法出发,赵松认为,如果选择部分保留灶王的法力,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李浩回应,有意识将灶王法力清零是给自己出的难题。他想使其更接近普通人的状态,“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么强大,也许有些人看来光鲜,但面对生活都充满强烈的无力感。”
木叶
木叶谈到,小说家有时是一种自讨苦吃的职业,“他要给自己设计难度,创造一个规则,遵守这个规则,会带来不断的意外和惊喜。”
传统与先锋
李浩坦言,与他之前作品不同,《灶王传奇》采用中国传统的说书人口吻讲述民间传奇。为了让传奇故事具有真实性,他在两处关键点上反复斟酌:一是历史背景的设置。他原本想将故事放在三国时代,但彼时食材有限,灶王难以施展本领。经过长期查找资料,将背景挪至明代土木堡之变时期,既有了丰富食材,又能展现社会动荡。
现场读者
其二,是重要情节的合理化。主人公小冠一家三口在战乱中丧生火海。李浩设想让小冠救下龙王,凭此因缘顺利转世,但作为灵魂,小冠无法完成。琢磨多年后,李浩得知佛教用语“中阴身”能指代人刚去世时仍保有气息和力量的状态。有了这一术语做支撑,后续才得以推进。“小说是虚构,但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哪怕建构一个传奇的乃至神话的世界,逻辑也必须成立。”李浩说。
现场读者
在赵松看来,李浩的创作从现代主义回归现实主义,看似突转,仍展现了先锋小说家的野心,“先锋作品并不过时,而是从来没有完成,它仍然在等待发掘。”他说:“灶王是个老题材,越老的题材越难处理,但李浩写出了新意。阅读小说后会发现,尽管时移世易,但人在有限的生命中仍会面对无限苦难。故事可以两百页讲完,但其中的意味说不尽。”
轻质与凝重
李浩希望小说能够译成外文,让其他国家读者去认识、理解、勘探东方文化。他谈到,在中国的神仙谱系中,大部分是道德神,只有道德律令极高才被尊为高位。但他发现道德意识中存在空白,“在强烈的道德审判中讲究轮回,一个人如果在这一世过得不好,但道德好,下一世就能出生在富贵人家。但富家子弟多纨绔、桀骜、无恒心,所以富不过三代。所以,这究竟是奖赏还是惩罚?我想借小说重新审视道德律令,虽然我承认不知如何变更它。”
读者提问
木叶提到,小说前半部分节奏感强烈,事件密集,灶王可以直接将它们放入好罐或坏罐中,但之后这一情况有所改变,“如果小说始终保持分明的道德判断也有问题,但后来,判断的声音减弱了,作者也不再直说。身为小说家,既要把一个东西点出来,又要说得不那么明晰单一,让作品构成一种张力。”
李浩坦言,《灶王传奇》中,他一直在寻求故事情节与深度的平衡,“对问题的追问只能通过事件完成,但事件无法概括某些思考。”写作中,他努力不让故事情节压倒思想。
嘉宾为读者签名
他曾考虑加入灶王奶奶的角色,但这一做法在增强可读性的同时也会分散读者对主角的注意力,因此只能暂时将其割舍。在设计双主角时,李浩同样考虑到他们承担的思想作用。比如小冠成为他笔下的道德实验品,经历了从贫苦农家到富贵人家到地府的转变,看尽生死百态,表达对世界的思考。
“相对而言,故事在我的小说中属于轻质的,像鸟一样飞翔的,我希望我的小说更多是凝重的,具有深度的追问。”李浩说。
思南读书会NO.425
现场:李伟长
撰稿:蔡圣辉
改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编辑:邹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