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优雅与利爪——《诗歌的坏时代:布莱希特诗选》分享会

2024年12月11日12:59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赵松、黄雪媛、胡桑

撰稿:闵佳麟

2024年3月23日下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程卫平,华东师范大学德语系教师黄雪媛,诗人、学者、同济大学教师胡桑,作家、文学评论家赵松做客思南文学之家,聚焦布莱希特的诗人身份,以“优雅与利爪”为题,就《诗歌的坏时代:布莱希特诗选》一书展开分享。

黄雪媛

黄雪媛率先发言,为读者介绍了布莱希特的生平事迹与创作的时代背景。同时,她以译者的身份,表达了作为文学“摆渡人”的译者对于胡桑“诗人评价诗人”和赵松“评论家评价诗人”的期待。

胡桑

胡桑表示,他对于布莱希特有复杂的感情。布莱希特有一种疏离的魅力,让他在认同的同时感到陌生,又在研究中不断回归。而这种矛盾感,在阅读完《诗歌的坏时代:布莱希特诗选》之后,体会到布莱希特的完整性在于其与自身生命与时代的关系之中而消解了。他认为,该译本令布莱希特变得更亲切,也更加展现出这个时代更需要的“直陈的激情”和“停顿的疏离”。他着重提到《致怀疑者》,认为其停顿能够激活读者温和的回忆。他提到,布莱希特的诗歌是“教会我们如何去停顿,停顿在情感和生命事件姿态里面的诗歌。”

赵松

赵松提到,体会布莱希特是个漫长的过程,而《诗选》则在丰富性上给予读者别样的“漫长”体验——布莱希特不同时期诗歌的风格变化。赵松从评论家的角度,分析了布莱希特诗歌背后节制的情绪和深层的力量感。他认为,布莱希特的诗歌给予了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是对于后来者很大的启发。

在学生带来的朗诵之后,黄雪媛表达了对于布莱希特风格变化的理解。此后,三人从具体诗歌入手,为读者们展现布莱希特诗歌魅力。

现场读者

布莱希特的早期作品中,胡桑喜爱《白色幻觉》和《水族箱的歌》中的意象;黄雪媛则带来了布莱希特用来与中产阶级道德划清界限的“离经叛道之作”《奥尔格的歌》;赵松则选了《颂诗》,他认为布莱希特运用了非常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形成诗歌。

现场读者

随后,黄雪媛将选题引向展现布莱希特多面性的爱情诗。胡桑选择了《爱的三行诗》,尤其点明“所谓爱就是爱人之间的一个停留”中沉思的意味。他认为,其中展现了布莱希特诗歌中一贯的伦理感和去神秘主义。布莱希特将生命的美好和残酷都冷静地展现,并温情地告诉读者:生命是要我们去爱的。而黄雪媛则带来了《可爱的气味》的选段。

读者提问

三人又就布莱希特的生平交游展开讨论,着重介绍了奥登和布莱希特,本雅明与布莱希特的关系。黄雪媛指出:“他们用诗来见证了他们的时代。”进而讨论到中晚期作品,赵松分享了《加利福尼亚的秋天》,黄雪媛带来了《海边的人》,而胡桑则选取了布莱希特饱含中国元素和对于世界有强烈体验的中期作品分享给读者。

嘉宾为读者签名

分享结束后,三人就读者提问一一进行回答。

思南读书会NO.449

现场:戚译心

直播:庄清扬

撰稿:闵佳麟

改稿:郭  浏

摄影:迟  惠

编辑:邹应菊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