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漫谈“木材盛世”背后的经济与环境——《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

2024年12月11日13:01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肖峰、张萌

撰稿:鲁法浩

2024年3月30日下午,美国范德堡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驻访学者张萌,携其新书《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向我们讲述明清中国的“木材盛世”,从森林的故事漫谈经济和环境。本书编辑肖峰担任活动主持人。

木材从哪儿来的

《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以清朝的木材市场为中心,透过“木材流动”来了解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环境。张萌借此书想把中国在近代以前整个经济和环境系统性的架构,与西方主流现代化叙事进行比较直接的对谈,希望能够基于中国的经验反思与西方历史经验产生的一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

张萌

与西方国家石头建筑不同是,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材为基础,不管是戏楼、寺庙,还是宫殿都是木头建造的。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增长、城镇化的发展,该地区的森林资源几乎枯竭,不管是低地,还是平地,甚至是山丘都种上了经济作物,所以森林木材的来源到底从哪儿来的。这也是本书研究的基本问题:
张萌表示,她所用的资料是:明清两代在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会设立的关卡过路税,它能为研究木材提供非常有利的明清财政实际情况,因为木材体积太大,基本上在所有重要关卡会把木材过的关单独列出来,离其他大宗商品的船只通过的地方有段距离,这样有点像今天疏解交通的意思。这种安排使得征收木材的关税是由工部管。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因为木材单独列出来的,通过工部管辖的水关,所以工部的收入与木材紧密相关,这在数据上非常有利。基于此,可以通过关税信息来估计有多少木材通过整个长江沿线的运输网络,到达了长江下游的市镇。

肖峰

与此同时,大体量的木材生产和运输,直接带来两个可持续性的研究问题:怎么维持木材的供应;怎么维持长距离贸易。对于这两个问题,张萌回答到,“我一个总体观察,对于这两个可持续性的讨论,理论的架构,大部分是基于欧洲史,它有一个基本假设,需要不断现代化和官僚化的政府来出面,不管是管理自然资源还是管理商业运作,它有这么一个脉络,在欧洲的近现代史上政府职能越来越大;第二个观察,很少有学者把这两个方面放在一块谈,讨论木材供应,讨论自然资源,一般是从森林史或者公共资源管理的角度讨论,讨论市场交易主要从制度经济学、信任网络、商业行会的角度讨论。很少有人看这两个方面如何互动的,如何共同演化,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里着重探讨的问题。对于资源管理和对于它的使用和商业交易,这不能分开看,这两个部分一定要互相配合共同演化。维持木材供应的制度和维持市场交易的制度是互补,而且是共同演化的。”

森林何以流动

为解答书中的核心的问题,森林何以流动。“我从三个层面看,国家,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林业,在山林资源管理方面;市场,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跨越整个长江上游到长江下游大的木材贸易市场。”张萌说道。

现场读者

对于国家的观察,明清是一个弱政府,它对于地方商业社会的渗透是很少的。它是自由放任,依赖市场供应的系统。特别是清代,完全变成了依赖市场,很少派遣官员去组织人去山里伐木,基本上都是从市场上采购的。官府的采购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采购的,低于市场价格部分可以理解成对于木材市场的税收。基本上市场上存在的木材供应已经可以满足官府对于各类大小木材的需求。这与欧洲国家对自然资源更加强势的管理趋势不同。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与国家政府没往这边想,没有这方面的雄心,没有这方面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没有必要,派人买就可以,国内市场体量大,没有必要再组织人,花费这么高税收的钱到深山里进行直接砍伐的动作。

对于林业来说,它是人造林。明清再植林的做法具有前瞻性,林地是私有的,不是国有的,种树是以市场交易为目的的,不是小农经济只服务于自家或者只服务于当地经济,它是很大的跨区域的市场,在贵州种的树,最后目的地是南京,整个市场是联动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制度创新的特色——股份制。

现场读者

对市场而言,与欧洲内部分散且不统一的完全不同,沿着长江流域是整合的去中心化的市场,而且在市场里没有明显垄断势力,欧洲东印度公司,中东有各种垄断公司,某一个产品某一个地区贸易只能通过有授权的公司进行。中国不是,只要有兴趣,有钱,想做木材贸易,没有任何进入的法律性的门槛。正是因为大的国内统和的市场,才有这个体量,不仅满足国家需求,而且满足整个长江中下游在市镇化的过程中对木材的需求。它达不到现在理想的自由贸易完全竞争市场的程度,但是就以前的垄断的、互相没有竞争关系的刻板印象而言,它开放程度更高,尤其是与当时其他国家其他地区进行比较,这是非常开放的市场环境。

张萌又进一步解释道,这三部分相互牵制、相互作用,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国家要进入市场或造山林,基本上不可能存在私有造林,也很难形成去中心化的市场结构。如果没有私有造林,且市场和私有方式无法满足国家需求,无论是建造皇陵还是修缮故宫,或是国家战略或意识形态上的需求,那么就很难有依赖市场的自由放任的国家。因为如果市场无法满足需求,国家就别无他法,只能像欧洲国家那样更多地干预和直接控制资源。这三个方面一定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并在相互依赖的过程中共同演化。维持资源的制度和维持市场的制度,不能单独看待,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看,才能明白其运作的原因。

森林开放的历史转折

在谈到中国古代整个森林的利用开放的历史脉络时,张萌提及,北宋以前,木材的来源基本上是区域性的,南宋后,江南的木材开始自给自足,私有产权下的植树造林模式开始向南向西扩展。在元明时期,全国经济系统经历了一个瓦解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朱元璋的经济政策。朱元璋希望回归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模式。然而,到了十六世纪中期,商品经济完全恢复,全国市场经济以及不同区域经济能够联合起来,呈现出区域专业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联动整个长江流域的木材贸易往来。不仅是木材,其他大宗商品的流动也与之密切相关。整个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撑着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商品流动。

读者提问

“从利用方式上,它经历了从利用天然森林到利用人工造林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始于从宋代。这样的转折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经历漫长几个朝代不断的发展,而且跟整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变化是密切相关,南北宋时期要实现国家内部系统的人工造林还面临其他方面的困难。这种变化还是在迎来大一统的时候,元明清随着经济的复苏,民间的活跃,体现出市场的重要性。到清代,重要的表现是出现了跨长江流域的大型成熟的市场。”肖峰补充到。
被问及到对市场经济的态度时,张萌说到,“保护产权是国家的责任,通过法律给托底,商业诉讼有一个托底的功能,这是市场经济。”并且“清代不是抑商,是愿意促进商品经济运转,尤其从流通层面,不允许设置壁垒阻断商品自然流动,但是鼓励商业,不鼓励资本主义,鼓励市场经济,不鼓励资本积累,还是有区别的。”

“市场要稳健运作下去,还是需要很多方面的条件,首先产业是要保证先进性,还有营商环境非常重要。” 肖峰说。

嘉宾为读者签名

最后的读者交流环节,有读者提问为何以森林为选题时,张萌回答到,“我不想做大而全的研究,我认为还是要深入到某一个行业,才能看到里面各种不同的部分他们如何扭结在一起的。我当时有一段时间,在考察我是做哪一个商品长距离贸易,或者做哪一个商人群体的长距离贸易,后来由于材料的原因,有很多民间文书是关于木材种植地契的材料,清水江文书是刚刚出版,很新。另一方面,我开头提到关于木税,这个材料非常好,因为其他的商品具体收多少税不知道,但是由于木头是工部水关管的,所以从史料的角度把我推向研究木材的长距离贸易。既然研究了木材,不得不再往上游推,看木材怎么生产出来的,借由清水江文书和徽州文书看人工造林,我没有想到人工造林变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思南读书会NO.450

现场:戚译心

直播:张师恒

撰稿:鲁法浩

改稿:郭  浏

摄影:隋  文

编辑:邹应菊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