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13:48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李珊珊、张定浩、傅小平、黄昱宁
撰稿:周欣怡
4月27日下午,评论家傅小平携新书《去托尔斯泰的避难所》做客思南读书会第455期,与评论家黄昱宁、张定浩一同分享他们的“私人阅读史”,感受中外文学的深刻共鸣。本次读书会由编辑李珊珊担任主持。
文学的避难所
《去托尔斯泰的避难所》介绍了一百位影响当代中国文学潮流的作家及翻译大家,并借此勾勒出不同时代的重大文化议题,感知变化的社会与永恒的人性。
全书15辑共分为三个篇章:海外篇、渡海篇、海内篇。傅小平表示,这种顺序安排是考虑到了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从纵向上讲,外国文学经典让我们知道整个世界文学的高度;而从横向上讲,同时代的外国作家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照系。
傅小平
在黄昱宁看来,这本书是个人阅读史的组合,其中展现出专业文学记者的视野和趣味,同时也串联起中国文学的发展史。“虽然翻译文学看上去是外国文学,但实际上是我们中国读者眼中的世界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黄昱宁
毛姆曾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本书书名也正是来源于此。而张定浩认为,不仅阅读,写作也是一个避难所。对于所有作家和读者来说,写作和阅读都是一体的,是一个能够让你有所安慰的存在。傅小平在这本书的写作中表现出一种客观的态度,采用同时代的一手资料,呈现出各种生动的细节,颇具信服力。
谈到对自己产生特殊影响的外国作家,黄昱宁坦言,麦克尤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作为一位技术特别全面的小说家,麦克尤恩的作品为写作提供了一种技巧性的帮助。张定浩则表达了自己对英国作家的偏爱。英国作家普遍具有一种冷峻的幽默感,同时又保持着一种距离感,以温情的态度理解与怜悯,二者结合,产生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拓展自我的阅读
黄昱宁提到,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时,正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激励了她直奔上海译文出版社报到。这本书同样也激励了傅小平。他认为,我们读小说时可能会有多个方向,在寻找自我的同时,我们也会寻找自我缺失的部分。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对自己生活当中的细节是缺少领悟的,而阅读正好填补了这块空缺,能够带来一个圆满的结果。
张定浩
而对张定浩来说,阅读是寻找自我之外的东西,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去拓展自我,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看书恰恰是要看那些和本来的自己不太一样的东西,和锻炼一样,你要够一下自己的极限,这样才能不断打开自我。我觉得阅读更多时候是要把原来的自我放下,你要把自己给放空,才能够接收到外面的东西。”
关于翻译,黄昱宁表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时,抱怨翻译正是读者停留在舒适区内的表现。不同作者也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因此,读者们并不能完全根据阅读感受来判断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李珊珊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黄昱宁在翻译过程中秉持着功能对等的观念。随着地区之间的接触愈来愈频繁,且文化的强弱对比客观存在,翻译始终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但她认为,这正是译者必需的感受。在这场文化的竞赛中,并不一定要抱着必胜的心态去征服。虽然同时满足原语言和目标语困难重重,但这正是她所追求的目标。
世界性与民族性
不同国家有不同文化,也会影响作家的小说创作。傅小平谈到,好的作家既是世界性的,又是民族性的,单单重在哪一端都不能表达到那么高的境界。在写作刚开始时一般都写自我,这种带有模仿性质的创作受外国影响比较大。而写到一定份上就会向外拓展,这同时也是一个往回走的过程。“到世界上走了一遭以后,他回过头还是会写到很强烈的民族性的东西。”
现场读者
张定浩则认为,回归民族性更多的是一种捷径。通过回到自身,想要彰显出在世界橱窗里面的位置,但这并不是一个真正开放的做法。E·M·福斯特想象好的作家可以跨越时空坐在一起交流。“这是文学带给我们强烈的东西,喜欢文学的人一定是相对开放的,愿意去包容很多东西。”
现场读者
黄昱宁同样强调,这种民族性的归纳是后置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为了方便贴标签分类。但这样的归纳非常偷懒,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张定浩表示赞同,这种标签本身抹杀了很多的差异化,并不可取。
理想文学的标准
问及诗歌的标准,张定浩提出,好的诗歌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要让人真的记住。诗歌就是微弱的力量,引起很多的共鸣,而其基本点正在于音乐性。除此之外,一首好的诗歌还应该做到“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它不是固步自封的。“这首诗一直在那里,但一直在变化,它是和你的生命相联系的。这是诗歌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读者提问
反思当下文学,很多中短篇小说都表现出晦涩的倾向。黄昱宁谈到,自己理想的故事应当在熟悉与晦涩的分配上保持恰当的比例。文字晦涩未必难度高,但若能够在似曾相识的路上探索出一片出乎意料的风景,这才是她所期待的。与此同时,她对完整的故事框架同样重视。除了各种叙事机关之外,还有哲学上的思考深度,以上种种组成了她眼中理想的小说。
傅小平坦言,自己有一个阶段专门找晦涩难懂的小说来读。在真正深入进去以后,才会发现它的表达其实很清晰,里面充满了机关。“我现在会把清晰和准确当成一个最高的标准。一个句子如果把想法表达清楚了,这是因为他把很多问题都想到位了,所以它给你呈现的一定是清晰的。晦涩的东西很唬人,但我们不要轻易被唬倒。”
嘉宾为读者签名
“我们不是因为意识流本身的技术去看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想了解一个比我们更深邃的心灵,才跨越这个难度去接受。一个小说作者要提供给我们的,其实是比我们本身更好的自我。”张定浩如是说。
思南读书会NO.455
现场:王若虚
直播:姚芊芊
撰稿:周欣怡
改稿:郭 浏
摄影:隋 文
编辑:邹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