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立秋》:故乡是一根刺

2024年12月11日14:01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周立民、杜阳林、王宏图、谢锦

撰稿:王瑞琳

5月19日下午,作家杜阳林携其长篇小说《立秋》做客思南读书会第457期,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评论家周立民共同探讨时代变革下的个人蜕变。《收获》副主编谢锦担任主持。

时代变革下的儒商底色

《立秋》是杜阳林继《惊蛰》后的第二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勾勒出主人公凌云青从乡土到都市的创业史,辉映着时代变革的浪潮。

杜阳林

谈及小说的主人公凌云青,王宏图认为,他颠覆了过去人们对商人的刻板印象,呈现出一个“儒商”的形象:“古代有一句话说君子爱财,但是取之有道。大家都说金钱可恶,但实际上,金钱只不过是交往的中介物,金钱的罪恶或正面价值也是我们人性正面或负面价值的折射。”从这一点来说,凌云青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看重情谊的人,并不是把金钱置于一切之上。

王宏图

从另一角度而言,凌云青的身上还有着儒家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品性。“法律的各种条例都是由人来执行的,人的惯性、惰性等各种因素都阻碍着改革的步伐;但凌云青还是按照自己的信念往前走,所以他身上也有着孔子所称赞的坚韧不拔的勇敢品质。”王宏图说。

周立民坦言,小说真实地写出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身份变化,保存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里很多身份的样本,令他感触良多。就凌云青而言,“他心里有着很多纠结,包括原生土地与新兴城市的关系,原生家庭和新组成的家庭之间的关系”。

周立民

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创业者,凌云青不仅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情感与认知上的反思,凌云青用一种反思和超越的眼光看待他的乡亲们——他们那些令年轻人感到隔膜的价值判断也是过去的生活经历造成的,而“在最苦难的时候,即使他们只是给了他一点点眼神的帮助,他都觉得得到了力量”,他正是用这种心态反哺他的家乡,周立民说。

故乡是一根刺

乡情是故事的一条重要线索,于杜阳林而言,故乡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精神印记”。凌云青的创业经历与社会责任感的结合是乡情的延续和扩展,“人们常说无奸不商,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群体,在时代变革中,他们奋力打拼,不仅为家人,为社会也做了很多贡献。”杜阳林说。

谢锦

在王宏图看来,比起单纯地理学意义上的事物,故乡满足着人作为高级哺乳动物的情感需要,“如果没有人,这个故乡就变成了荒山野岭,没有文化和文明的意义在里面。”即使我们并未生长在原籍的地方,依旧会有对故乡的念想,这是每一个民族共有的对生命起源的追问和探访,血液的力量将我们与过去的生命链接起来,一代代传承下去。
王宏图提到,在文学创作中,故乡也是作家创作的灵感源泉,无论是背井离乡的乔伊斯、鲁迅,还是几乎一辈子扎根在原乡的福克纳、帕慕克。

现场读者

周立民形容乡情如同根植于生命的“文化基因”,然而,对现代人来说,这又造成另外一重困境:身份的分裂、地域的阻隔、情感的矛盾,交织在现代人的乡情中,“故乡是一根刺,故乡带给人们的并不都是快乐的记忆,甚至有很多伤痛,但哪怕是有这种记忆,人们还是投给故乡深切的一瞥。”
杜阳林坦言,他对故乡的情感经历了由仇视、不解到释怀、反思的变化。所谓“把故乡带在身边,才能走得更远”,隐含的是责任和义务,“出来打拼后,那个内心深处的故乡会在无形之中给你很大的压力,你要把事干好,这样的心态体现在很多打拼的群体当中。”

现场读者

正如谢锦所说,好的作家首先敢于直视自己,杜阳林的故乡根植于他熟悉的人、事和生活。与此同时,杜阳林也在深刻地反思着城乡的根本差异和乡村的发展困境。这不是一个孤例,而是缩影。“书中审视并反思着一些中国农村共有的生存状态,书写这种反思并不是丑化、批评,而是追问,有没有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发展得更好,这也是我的一个初心。”杜阳林说。

走出故乡后的个人成长

周立民、王宏图都提到,在时代的变革中,乡村的青年进入城市生活、拓展新生活的题材并不鲜见,其中或有强调身份的拉扯,或有捕捉环境的问题。“但无论是对生活的反思还是对社会的认识,《立秋》都是往前推进的。”周立民说。

读者提问

就形式上来说,王宏图认为《立秋》提供了一个成长小说的典范,纵观凌云青的成长,大学生到报社记者是他人生旅途的起点,随后他辞去公职、创办企业、兼并国营企业,最后办职业学校……“他不是一个完人,也不是一下子成熟起来的,而是一步步摸爬滚打中,一步步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而这正是成长小说的叙事原型。

更重要的是,凌云青有着“深刻的自省意识”,随着事业的扩展,他的精神境界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抵达了相对成熟的境界:将“商业活动和社会责任感、人生追求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了一起。”王宏图说。

嘉宾为读者签名

从现实的人事出发,杜阳林表示,生活中有太多凌云青式的人物,他们不仅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也承担了的社会责任。“在市场变革中,他们身上承载着社会的呼唤,新时代需要更多这样的群体涌现,可他们的生存状态到底怎么样的?他们如何融入城市,又如何关照乡村?”杜阳林希望通过《立秋》的书写回望这一代人的来路。

在观众互动环节之后,谢锦以《收获》发表《立秋》时的审稿意见为整场活动做了结语:“这是一部真正站在大地上的小说,充满生活的底气、人性的元气、时代的生气。”《立秋》以立,期待《大雪》。

思南读书会NO.457

现场:王若虚

直播:庄清扬

撰稿:王瑞琳

改稿:郭  浏

摄影:迟  惠

编辑:邹应菊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