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14:25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点击: 次
“最理想的生活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摄影,一路写作。”4月21日下午,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在浦东新区金桥公园“浦兴雅韵”带来一场“在差异性的世界行走,打开人生新天地”主题讲座。受邀成为“2025浦兴阅读推广大使”,梁永安说,“阅读推广最重要的就是基层,再大的风吹过,如果水面下的30米、50米没有真正的变化,那也只是表面的。”
2020年12月,上海作协“文学进社区”活动在浦兴路街道“开张”,滕肖澜、赵丽宏等上海作家先后带着作品走进社区。浦兴路街道有了自己的书香悦读节,同样得到上海作协大力支持,除了输送名家讲座,上海作协旗下文学刊物、文学地标也在书香市集亮相,带来文学活动。
今年,浦兴书香悦读节纳入上海作协“阅读共同体计划”。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共同体”走出巨鹿路爱神花园,在城市不同地方举办多场活动,将文学和阅读的种子撒向基层,为基层全民阅读活动输送高质量资源。
4月19日,以智能书柜为载体的“乐龄书架”入驻普育西路上的上海公益新天地社区食堂,“益书房”阅读行动同时启动。上海作协党组书记马文运说,市作协与市民政局共同打造“乐龄书架”“益书房”文学推广项目,引入文学阅读品牌“巨鹿之赞”,一起打造“阅读共同体”,以高质量文学阅读打开方式,涵养公益新天地的文学新景观。
青年作家甫跃辉加盟“阅读共同体”,成为“益书房”首期读书分享会嘉宾。2023年夏天,甫跃辉独自从上海骑行回云南老家,一路经历,成为其长篇非虚构文学《所有的路都在轮子底下》的源泉。“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骑行也是。我原想,我这一路写篇文章,这篇文章肯定能写1万多字,事实上我写了15万字。”甫跃辉的分享为现场读者打开了城市之外的视野。
“‘阅读共同体计划’就是把‘巨鹿之赞’等上海作协文学品牌系列活动主动输送到街道、学校、社区、楼宇,让文学回到读者身边,让文学就在读者身边,让文学点亮市民生活,助力书香社会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上海作家俱乐部总经理、上海文学创作中心副主任刘运辉介绍,4月23日,“巨鹿之赞”将回到作家书店“主场”,邀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静波带来“100年前,中日作家在上海相遇”的分享;26日在康定路“康定壹拾玖”举办的胡展奋“印象静安”讲座,让“阅读共同体”再次扩容。今年,“阅读共同体”计划举办数十场活动,“作者与读者,本就是一个‘阅读共同体’,希望‘阅读共同体’不断升级市民的文学阅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