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会员辞典

夏烈:这些好玩的先生们之程德培

2014年08月11日10:32 来源:夏烈博客 关联作家:程德培 点击:

这个人的故事肯定比我知道的要精彩,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年近半百。

 

而我这样开头,又觉得很不对劲,因为年近五十算什么,有些人不会因为这个感到过分的沧桑。至少我感觉程德培师是不会经常脱口而出“我们老了”这样的措辞。这样的措辞是他的好友诸如李庆西的口头禅,庆西师每每这样开头说话时,肯定又是有什么意思要谆谆劝告我,或者就是要我帮他干点苦力了。

 

 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程德培。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梯队的文学批评家里,他是感觉最敏锐的人物。当时,上海在文学批评方面的阵容应该还略在北京之上,尤其年轻的新锐批评家如蔡翔、吴亮、程德培、李劼等。而我后来特别羡慕那个时期,不是因为文学和评论都是那个时期的中心话题,而是那个时期的一切都还没有那么体制化,还允许种种个性鲜明的“异类”出一头地。比如程德培和吴亮,都是一线工人,没什么文凭,但做文学评论,照样跻身全国一流,文坛要留块地界给他们。你也可以说,现在也行呀,但其实你心里明白,如今的一线工人还能出那样水准的批评家?还有那样的环境怂恿他们去做如此专业以至于迂阔的事情?何况,文学以及与它相关的东东现在都边缘而落寞了。

 

 我第一次见到德培师是在2002年的上海,一顿晚宴。这时候的他已经基本发福——虽不至于说肥头大耳,但显然落了中年人身体发育的俗套。他那时在做出版,然而是文学书的出版商,是纯文学的助产士,这导致他不几年就显出不能与时俱进的经济败象来。也就是说,德培师做书,不是在做市场,依旧是在做文学。于是,文学的天若晴着还勉强,文学的天若下雨就尴尬了。在吃那顿饭的年龄,我还没有一点发言权,跟着身边认识的诸如南帆、陈子善、黄育海(现在九久读书人的老总)。而德培师则是满桌飞舞的言语,庄谐杂出,极具江湖豪气和独有的幽默。他对我都主动评点:这小孩长的有异像!瞧他那个大鼻子。一时,举座围观我的鼻子,我晕,傻笑不已。当晚他又按惯例请大家饭后娱乐至午夜。这是德培师带我入江湖的第一课。

 

 在开始的时候,我不得不努力适应那个我原来停留在书面上的程德培跟眼前这个江湖老大的差异。他当年是一大批新锐作家的首评人,也就是说,他把他们从一堆小说里挖出来供人关注:莫言、残雪、李杭育等,我记得都是他首评的,他当年那些评论都搜在由李庆西等策划的“新人文论”丛书的《小说家的世界》一书里——而这套“新人文论”,收罗了当时在中国文坛最年轻新锐的批评家群落,这些人后来大多是学界的佼佼者,如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蔡翔、吴亮、南帆、王晓明、季红真、许子东、赵园、刘纳等。而中年的德培师肯定不是他当时写评论时的瘦猴样,吴亮近年的回忆文《八十年代琐记》里还留有当年德培师的形象:“那是1986年夏天的事,德培穿短袖衬衫却从不穿短裤,一副浅色赛璐珞框的眼镜,烟酒不沾。”而据说那时德培师瘦,他夫人却胖,后来儿子也随夫人;并且此后不久,他烟酒双全了。德培师一次吃饭指着某老友跟我说,我那时就被他们带坏的!

然而在有限的篇幅里,我要提供两个细节。一是我跟德培师的司机、办公人员熟悉后,他们告诉我,他们都是德培师原来在工厂的兄弟或者车间师傅的女儿,我内心蓦然一动,感到了朴素而深的情分。又一次是原来苏大调到复旦去的学者栾梅健跟我说,刚刚印成的已故贾植芳先生的文集四卷,在最后资金缺乏而搁浅的情况下,德培师毅然承担了剩下的费用,而其时,他自己的资金恐怕正周转不灵、捉襟见肘。所以,我于别的故事里领会了什么是“江湖”,于他的这些故事里却领会了什么是“老大”。

 

 德培师一直保持着阅读大量小说的习惯,比我们这些所谓青年评论家看得还多。无论平日怎样插科打诨,面对文学他却真“见鬼”的认真!他最近重新开始写评论了,写得比我们长多了;他还受邀编定《中国新文学大系》(1977-2000)中篇小说卷,这就干上了当年胡适、郑振铎、鲁迅、茅盾们的活。我因此敢于断言,他一辈子钟爱的只有文学这一个。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