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新华社:“繁花”盛放:沪上文艺创作呈井喷之势

2014年09月16日16:13 来源:新华社 作者:孙丽萍 点击: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孙丽萍)

从风靡全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到上海“跨界”拍摄的影视作品《西藏的天空》《焦裕禄》;从取材于安徽齐云山母爱传奇的沪剧《挑山女人》,到原创现代芭蕾《简爱》……上海文艺创作近年呈现井喷之势。

上海文艺界创造的活力、创新和突破由何而来?

好题材“不问出处”

  

不畏艰难困苦、不计利益得失,竭尽全力追求和创造文艺精品力作……这是近年来上海文艺界创作的共识。

  

13日晚,上影集团历时5年创作拍摄的藏语史诗大片《西藏的天空》在上海首映。谈起这部影片在海拔三千多米高原上拍摄10个多月,期间经历的种种险情与挑战,上影总裁任仲伦不免唏嘘,“俱往矣,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解读西藏“农奴翻身求解放”历史的宗旨出发,上影创作团队把突破口放在“解放”上,以两个不同阶层的藏族男性穿越四十年的爱恨情仇,波澜壮阔地展示了历史的进程和人性的觉醒。这部影片不仅在国内获得华表奖三座奖杯,还引起国际影坛关注。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总裁看片之后,惊呼意料不到“如此国际范儿、充满人性的影片竟然是纯粹上海出品!”

  

同样作为国家任务的“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第一部开机拍摄的是电影《霸王别姬》。善于创新的上海文艺工作者没有简单地把戏曲舞台搬到银幕上,而是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将该片拍摄成为中国首部2D和3D套拍的高清戏曲电影。

  

“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霸王别姬》的导演、上海文广局艺术总监滕俊杰说。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最新电影技术的“霸王别姬”声名不胫而走,刚完成拍摄,便收到邀请,将于5月底在美国奥斯卡颁奖地——杜比剧院举办海外首映式。包括美国南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内的美国四所大学图书馆将收藏《霸王别姬》拷贝。

  

一段时间以来,上海文化给全国的印象似乎是“居于一隅”。但近年,上海文艺界敞开心胸门户,将“上海出品”的眼光放诸全国,乃至世界,只要看到好的创作题材,就实行“拿来主义”,不问出处。如此一种创作情怀,产生的效果每每令人惊艳。

  

也许不太广为人知的是,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去世半个世纪之后,上海展开了重新挖掘和塑造焦裕禄精神的“红色文化寻根求索”,拍摄了电视剧《焦裕禄》,还原真实焦裕禄,引起各方共鸣。

打造文化软实力

  

在短短一年中,王安忆获颁法国骑士勋章,赵丽宏手握国际诗歌大奖“金钥匙”。

  

当“50后”上海作家金宇澄厚积薄发,以长篇沪语小说《繁花》一鸣惊人时,“繁花”终于成为上海文艺繁荣的一种“暗喻”。眼下,“繁花”效应还在发酵,其电影版权已被王家卫购走,话剧版权也名花有主。

  

“上海文学界人才辈出、佳作不断,充分显示了深厚的实力和旺盛的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学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钱小芊说。

  

立足上海、放眼全国、走向世界,已影响和提升了上海众多文艺作品的“眼界”。上海文艺界勇于创新、富有文化自信,推出了一批佳作。

  

芭蕾舞剧《简爱》就是一例。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联同旗下上海芭蕾舞团共同创作的这部作品,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以《简爱》为题材的现代芭蕾。“西方人没有做过的,不见得我们就不能做。”上海大剧院总裁张哲说。

  

这部中国版芭蕾舞剧《简爱》诞生不久,就从英格兰国家歌剧院开启了异常成功的海外首演,连演4天5场,吸引6700人次观众,赢得了西方艺术世界的如潮好评。法国、美国、俄罗斯的演出商抛来绣球。

  

同样立足于上海的电视综艺节目创意制作公司——灿星制作,数天前将《中国好歌曲》的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卖给英国国际传媒集团,实现了中国电视娱乐对海外的“逆袭”。有学者评论称,从完全模仿拷贝西方电视娱乐节目,到向海外观众输出中国原创电视娱乐节目,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实例之一。

体制改革激发活力

文艺创作的“繁花”盛放,得益于上海的文化体制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突围。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麟说,上海文艺改革要有突破、有活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各种利好政策,给上海的文艺创作单位提供了激励机制。例如,为催生海派影视精品力作和新人新作,上海设立扶持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每年资助2500万元,还出台了《上海市重点电影创作生产资助办法》等规定细则。

  

上海市委宣传部拥有的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不仅设立了文艺评论专项基金,每年定期拨款数百万元用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而且大幅提高文艺评论稿酬。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如鸟之两翼,共振齐飞。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还意味着以往包办和管理文化过多的政府机构进一步退居幕后,而各种文化主体将活跃于舞台中央,绽放光彩。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上海已探索新的思路、理念和制度。去年创建的上海市民文化节,使一大批草根文艺创作者浮出水面,这将进一步激发上海这座魅力之都的文艺创作实力和活力。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