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心语

彭懿:用来源于现实的幻想化解悲伤

2015年02月15日10:48 来源:《文学报》 作者:金莹 点击:

一群孩子出去玩,一个孩子失踪或者永远离去了,同伴的受害成了其他孩子永远的阴影。孩子们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完成自我的心灵救赎,跨越那座“妖怪山”?2月8日,儿童文学作家彭懿、绘本画家九儿与四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孩子一起分享了原创绘本《妖怪山》的创作历程。

《妖怪山》讲述的是绘本故事中很少见的“失踪”题材,同伴的失踪在孩子们的心中投下巨大阴影。这显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非读者理解中的那种甜美童话。“我不想写一个很浅很甜的故事。”说起创作初衷,彭懿如是说。

如何向儿童讲好一个主题沉重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接受故事的同时,享受想象力的飞跃,并从中反观自己的生活,是十分考验功力的。在《妖怪山》中,彭懿用幻想作品的方式,将这种悲伤化为了温馨:同伴的失踪是一场可以恢复的游戏,只要大家战胜自己,就能赢得同伴的回归。彭懿说:“幻想小说可以分很多种,一种是超脱现实,现实永远也抵达不了幻想之地,比如说《魔戒》系列。还有一种是从现实穿越到幻想,再从幻想回到现实,比如说《哈利·波特》系列。还有一种幻想小说,写的是在日常中发生的魔幻故事。我的《妖怪山》就是从现实到幻想,再从幻想回归到现实。它是幻想的,但它也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一种幻想。读者在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会有这样的感受:故事是可以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

而《妖怪山》的幻想特质,正是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最为看重的,“中国的童话书现在还普遍缺少幻想性。我们能看到的中国童话书,大多是关于怀旧的,民俗的,是关于现实生活,或者准生活的故事。这些内容是中国的画家最擅长表达的。但儿童类童话书最重要的是什么?学龄前儿童最需要的是幻想。”刘绪源说。而“幻想”却正是中国童话书的薄弱点。他举例,与蒲蒲兰同在大力推广亲子阅读的信谊图画书,在其引进版的童话书中,70%是幻想类,但在中国原创童话书中,幻想类的比例却只有25%。这种落差十分引人深思:“在我们的童话书创作中,幻想的资源还比较缺乏,作者也没有把幻想放到重要的地位。《妖怪山》从生活出发,用幻想小说的方式展示真实的生活,儿童可以从这个幻想的故事中引发更多的联想。这是十分符合儿童心理成长的方式的。”

薄薄一本《妖怪山》,却经历了整整一年零八个月的创作过程,中间有作者、绘者与编辑的无数次沟通,出版方蒲蒲兰绘本馆还特地邀请拥有几十年绘本编辑经验的日本总部的资深编辑,与九儿进行沟通和协调。甚至在临近印刷之时,这个为了 《妖怪山》 而聚集在一起的团队,还在修改其中的小小细节。这种严肃的绘本制作态度,也让刘绪源十分感慨:“中国的原创绘本存在很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绘画上的草率和速成,现在国内绘本用得最多的一种画法是漫画的画法。为什么用漫画,因为它绘制快,还可以电脑合成,怎么快怎么来。我还曾听说有一家出版社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出版了100多本原创绘本。这个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妖怪山》在绘画上严肃认真地追求绘本的高本质,是令人赞叹的。”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讲座是2015上海市民文化节“亲子阅读推广计划”系列讲座的寒假专场,由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导,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支持,长宁区图书馆、长宁区少儿图书馆、蒲蒲兰绘本馆和魔法童书会联合主办,旨在传递亲子共读的魔法,播撒阅读的种子。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