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科幻谜:《三体》或是中国《阿凡达》

2014年05月20日12: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 作者:admin 点击: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巨著 《三体》第一部的英文版将由在美国科幻出版中占重要地位的美国科幻专业出版公司出版,于今年10月在美国上市。《三体》三部曲是近年来中国科幻领域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之一,截至目前中文版已累计销售约40万套。《三体》英文版在美国上市,标志着中国长篇科幻小说开始进入国际视野。该书由雨果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坤担纲翻译,该书的英文版编辑格林斯基表示,该书获得美国多位科幻作家好评。

  中国科幻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三体》三部曲被称为是一部想象中的未来史诗,以恢弘大气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描述了人类与宇宙间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描写了人与宇宙的关系。小说试图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文学评论人士称其“为中国文学注入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视野”。中国科幻迷心目中,它几乎等同于中国的“星球大战”或是“阿凡达”。

  

    《三体》作者刘慈欣,是中国当代最受关注的科幻作家之一,他表示很看重《三体》英文版在美国上市后读者的反应:“重要的是读者的反应。科幻文学作为类型文学,读者的反应很重要,决定科幻文学的层次。中国科幻文学从市场规模、作家群体人数、作品成熟度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

  刘慈欣说,中国现代化进程给人们带来新的精神状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大众视野更开阔了,开始思考终极问题,关注人类普遍的问题,这是科幻热的原因。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其意义在于让世界知道中国人的宇宙观正在变得更加开阔。

        

  《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认为,《三体》英文版的出版,是中国科幻走出去的重要一步。《三体》等一批中国当代科幻作品中的佼佼者,其想象力和文学功底都足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幻作品相媲美,只是碍于语言文字的沟通阻碍。有了英文版,将更便于中西科幻界及科幻爱好者的彼此理解和交流。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指出,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逐渐受到西方科幻界的关注,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的短篇作品《丽江的鱼儿们》被刘宇坤译成英文,去年获得国际科幻翻译奖。去年3月,吴岩与加拿大科幻学者维罗妮卡·霍灵格尔共同在美国《科幻研究》杂志推出的“中国科幻专号”,收集了10位作家学者对中国科幻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韩松和刘慈欣这两位内地当前最具有实力的作家,也为这个专刊撰稿。刘慈欣的作品看重科幻的古典传统,并加以创新,他以丰富的创作实践和对科幻现象的思考,已经对中国的科幻文学领域造成了一种划时代的震撼。中西方科幻文学有共通的价值观,共同关心的问题,考虑人类的命运。也有不同,比如刘慈欣站在大比例人口国家考虑问题是西方作品没有考虑的。

  科幻作家韩松认为,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度这些年在上升,不仅是获诺贝尔奖的莫言,其他方面如通俗文学、科幻文学这样的类型文学也受到关注,《三体》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受到世界的关注,说明整个中国文学越来越受关注。

  科幻文学走出去还需做好市场渠道

  如今科幻文学在中国正呈现勃勃生机。据吴岩介绍,在《三体》的带动下,中国科幻文学正在经历一个全面的提升、复苏。现在科幻文学作者非常多,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还有一些纯文学的作家现在也加入了进来。还有一些科学家,比如物理学的李淼教授也来写科幻,他写了一本书叫《三体里的物理学》,很不错。年轻的作者现在也有很多,很多 “70后”、“80后”甚至“90后”都写得非常不错,像陈楸帆、马伯庸、程婧波、夏笳、飞氘、宝树、江波等,他们的实力是很强的。陈楸帆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得非常好,是关于环境问题、电子垃圾的,他和中国的现实接得很近,而且它的故事非常好。还有飞氚,他的文学感觉非常好。

  但科幻文学走出去还面临种种问题,吴岩指出,国内的科幻界对世界市场运作不了解,出书后投入的宣传不够,应该把市场渠道做好。

  刘慈欣希望中国科幻出版界扩大市场范围。

  韩松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西方读者接受的问题,美国的翻译作品占出版量很少,美国读者对自己之外的作品不大关心。另外中国科幻作品在推广方面做得不够,媒体的介绍很少。中国现在很多科幻文学很优秀,如“80后”作家陈楸帆长篇《荒潮》去年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还有飞氘、宝树等,相当多的一批人写得相当好。

  科幻文学前景广阔

  刘慈欣表示他看好中国科幻文学的前景,科幻文学从狭义上作为文学体裁,广义上作为思维方式,介乎科学与文学之间,崇尚创造力,把各种可能的未来排列出来,在假设想象中的世界中推理会发生什么。科幻思维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大企业、国家的重要部门都有请科幻作家咨询。

  科幻需要用一种新的思想来看世界,刘慈欣说,科幻是对一个人生命的扩展。在我们人类之外的空间相当大,但是主流文学就只集中在地球这粒灰尘上,对我们之外的时间、空间并不关心。我觉得,作为一种文学这是很遗憾的,而科幻文学,它涉及到的时间、空间都是非常广阔的,它把我们传统的主流文学看不到、不愿意看的那些宇宙中的其他部分呈现了出来。同时,它把人性放到这些部分中去,让人性在这里面表现出它的美、它的丑、它的本质,这是主流文学从来没有表现过的,也是我们需要读科幻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科幻文学可能是所有文学题材中最具共性的一个文学题材,它所关心的问题更多的都是我们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关心的。”

  吴岩认为,科幻最终为人类走向未来写作,真正的未来需要做建构性的写作。要为人类打开脑洞,为迷途的羔羊折返自由的宇宙而写作。

  韩松表示乐观,中国读科幻的读者会越来越多。在西方随着工业化发展喜欢读科幻作品的读者有很多,中国也正在经历现代化的过程,科幻文学会引起更多人的兴趣,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