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之一:从《科恰里特山下》谈起

此地与别处,现在与过去,我心与他心……一连串不断承继与接续的主题。
时间:6月9日(周六)下午2点到4点
地点: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张定浩、黄德海、项静、木叶、李伟长

嘉宾介绍



个人简介
《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三届客座研究员。出版作品有文论随笔集《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批评的准备》《爱欲与哀矜》,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等。
个人简介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四届客座研究员。著有《书到今生读已迟》《若将飞而未翔》《泥手赠来》《个人底本》,翻译有《小胡椒成长记》,编有《书读完了》。
个人简介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室主任,副编审,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经策划出版了“曹文轩小说精品”、“《少年文艺》金榜名家书系”、“生命传奇系列长篇小说”等大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其责编的郭姜燕长篇童话《布罗镇的邮递员》获得了一系列国家大奖。
个人简介
《上海文化》杂志编辑,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七届客座研究员。著有评论集《水底的火焰:当代作家的叙事之夜》,随笔集《一星如月看多时》。
个人简介
上海作协创联室副主任,思南读书会策划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六届客座研究员,著有书评集《年轻时遇见一些作家》。

文字实录



述而之一:从《科恰里特山下》谈起

      乐的儿童节刚刚过去,一位携带美好与梦想的邮递员就敲开了第247期思南读书会的大门。详情

6月9日下午,青年评论家张定浩、黄德海、项静、木叶和李伟长来到思南读书会第248期的现场,同时这也是“述而”系列的第一期活动。思南读书会的“述而”系列将以作者不在场的方式讨论更多作品,也谈论我们共同置身其中的当代写作。本期读书会五位嘉宾围绕青年小说家董夏青青的《科恰里特山下》,展开了关于短篇小说传统与当下的精彩讨论。


撬动文学评论中的代际划分


项静在早些年已关注到董夏青青的创作。2010年,董夏青青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胆小人日记》,文中讲述了一名部队文艺干事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游荡”与“流浪”,她慢慢走进一个牧民的家庭并且去观察他们的生活。项静欣赏董夏青青对生活的反省、内心的挣扎与一种“为全世界牺牲”的心情,认为她可能会是一个可以深层次地看待世界或者生活的作家。


将《科恰里特山下》作为述而系列活动的第一期,是因为关于这本书五位嘉宾达成了一个共识。黄德海谈到,这位新锐青年作家的出现撬动了传统文学评论中的代际划分。小说的作者不再被局限于自己年龄段内的同龄人比较,例如这位80后作者的小说可以与70后、60后并置讨论。


在董夏青青的小说中,张定浩感受到了“属于人的对话、细节和行为”。董夏青青往往在小说中设置一个采访者的身份,她对采访所得到的可靠程度有着自己的认知。作者从不硬编故事,素材都是源于对生活素材的搜集,因而也成就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详情】


主持人
林牧茵
现场嘉宾
徐建刚
现场嘉宾
曾峻
现场嘉宾
项静

现场图集